青年文化行動|以行動的文化標誌台灣的驕傲

討論和參與政治的重要意義,在於「你不去干預政治,政治就來干預你」。台灣社會在開放了言論與政治行動的自由後,我們若不積極把握這樣的政治社會條件,將台灣打造成一個更為精彩的社會,實在對不起任何華人社會未曾出現過的這個最好的歷史條件。

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五:不要再一個人過生活…

創立於2008年的《意識報》,希望可以提供一個讓所有大學生自由討論的空間,讓各個關注校園與社會議題的社團組織,有一個可以交流與互動的平台,他們的核心精神是「台大意識報,議事在台大」的核心精神。三年來在每一次採訪、討論等各種經驗中不斷的反省與改進,批判公共政策、厚描小人物、貼近日常生活;讓意識報不有「意識」,也讓內容更有「意思」。

青年文化行動|報導四:即使在網路時代,電視還是很重要!

2010年九月底,在公共電視董事會決議解聘總經理馮賢賢的時候,新興社交媒體「臉書」上出現了一個以「這是公視?這是公事!」為名的粉絲團,以呼籲社會注意公視問題、促進公視改革為訴求,在短短一、兩個星期內就獲得了超過兩千個「讚」。這個粉絲團的建立人是幾個當時上大學還不滿一個月的大一新生,他們稱自己叫「公青團」。

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三:在思辯中青春

在當今被認為是「對政治冷漠/冷感」的年輕人,又或者是「高中生只需要關心課業不用管太多」的價值觀下,北一女中新社團「青年議會」的這些學生,試圖將自身與更大的社會脈絡連結。這裡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大家透過一定的機制,進行不同意見的辯論與討論,往往辯論的過程比起最後形成的結論,更為豐富、精彩,也拓展了每個人的視野。

北京花系列 好一朵想像的茉莉花

從網路發起的兩次茉莉花革命中國版,在2月20日、27日以「便衣比示威者多」的慘劇收場。在北京王府井現場,兩次「革命」只聚集了數十人參與,並吸引成千上百的逛街民眾圍觀看熱鬧,另有層層便衣警察包圍。根據外電新聞引用目擊者的說法,數名「革命人士」當場遭到逮捕。

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一:抗議不拘形式,社運就是生活

有感於在「台灣深藍學生聯合論壇」無法暢所欲言,江奕翰與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另闢網路空間,希望促進更深刻的社會人文討論,這就是「烏鴉邦」的雛形。後來大家各自考上不同的大學,成員分散宜蘭、台北、桃園、新竹和台中,組織也經歷了數次轉型,改名為「烏鴉邦中學校園民主促進會」…

黑天鵝、波曼與電影的政治經濟學

波曼在《黑天鵝》中表演的第一個高潮,是妮娜原本以為爭取女主角落敗,卻突然得知雀屏中選之際,強力抑制自己的情緒,躲到廁所打電話給母親的時候…看到這一段的時候,除了心也跟妮娜一樣糾在一起,還不禁閃過一個念頭:「天哪!才不過演到電影的前四分之一,娜塔莉就已經做出這麼具有爆發力的演出,剩下四分之三她還能再突破了嗎?」。做為一個波曼迷,我很高興地說,她辦到了。

仇恨韓國人.成為韓國人

去年底因為跆拳道國手楊淑君在廣州亞運的「失格」事件,使得「仇韓」一度成為台灣社會的全民運動、或者至少是全民的表演舞台。但事隔三個月之後,韓國流行偶像依舊大受歡迎,楊淑君在國際運動組織的訴訟,則從「國家」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共業、降格為國內體壇「漂亮寶貝」的個人清白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