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林來瘋」啟示錄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記錄、整理/陳鴻嘉

11692742_1660495377518397_607275308785899061_n圖/林書豪臉書專頁

 

美國職籃NBA歷經去年勞資對抗、封館近半球季而陷入球迷的「信任危機」,想不到卻在今年二月演出「大逆轉」,更想不到扮演救世主角色的球員,竟然是位僅領最低薪資的二年級生、從哈佛畢業的亞裔球員。林書豪引發的「林來瘋」(Linsanity),從紐約往外強力放送,在太平洋彼岸的全球中心,彷彿成為「美國夢」電影的終極翻版;在太平洋此岸的邊緣海島,則再演「台灣之(沾)光」的媒體與國族狂熱。若非球員受傷的現實讓美妙的故事暫時中斷,我們還真難有機會平心靜氣地談這股「林來瘋」的媒體與社會意義。

跳到籃球場外,四位長期投身運動與媒體領域的專家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分別從美國媒體、台灣媒體、種族與省思「林來瘋」表象下可能被之不平等等不同角度,一同討論林書豪現象帶來的啟示。

這場座談會由《共誌》與文化研究學會合辦,舉行時間2012年5月7日,地點紫藤廬,由《共誌》編委劉昌德兼任主持人。以下是座談會精采內容節錄。

林來瘋的成因

陳子軒(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所副教授):

回顧林來瘋的媒體現象,可以引用美國知名運動雜誌「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的分析,來解釋美國媒體為何刮起此一風潮。在林書豪崛起之前不久,美國美式足球也出現了一個相似的例子,同為虔誠的基督徒Tebow在上個球季帶領野馬隊闖進季後賽,並在首輪對上匹茲堡鋼人的延長賽中,以80碼傳球達陣幫助球隊獲得勝利。而Tebow掀起的媒體熱可說是Linsanity的引子。

就在超級杯結束的隔一天,林書豪在其NBA球員生涯裡首度先發,接下來的故事不用贅述。林書豪如灰姑娘般的傳奇在全美甚至是全球媒體重鎮的紐約裡上演,媒體自是不能放過這再好不過的題材。媒體究竟有多瘋?林書豪連兩期登上「運動畫刊」的封面,在此之前僅有Dirk Nowitzki與Michael Jordan兩位球員曾有此殊榮;《新聞日報》(Newsday)則是連續20天讓他登上體育版的封面,追平《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把Tiger Woods刊在體育版封面的紀錄。那麼媒體何以如此瘋狂報導呢?「運動畫刊」認為所有豐富的新聞故事元素在林書豪身上均可以看得到

第一,完美的時機(Perfect Timing)。美國職業運動均有其週期性,每年一月就是全美大學美式足球的杯賽;二月超級杯;三月大學籃球的三月瘋、棒球的春訓;四月大聯盟開打、高爾夫球名人賽;五月、六月NBA與NHL的季後賽;七、八月棒球;九月NFL開打;十月MLB季後賽;十一、十二月還是屬於NFL。而每年二月份是全美體育新聞最淡時,尤其是超級杯結束後,這也是何以「運動畫刊」會在二月份推出泳裝特輯的原因,所以林書豪的崛起這好適時填補了這段新聞淡季。

第二,身世之謎(Original Myth)。擁有美國籍的林書豪父親是本省閩南人,母親是所謂的外省人,所以林書豪的出生因而有了曖昧性,林書豪究竟是美國人、台灣人、還是中國人也成了一個可以炒作的話題。第三,球探走眼(Grievance Narrative)。林書豪高中畢業時竟然沒有任何一家大學願意提供籃球獎學金讓它就讀,進入NBA後,又有兩支球隊不識這匹千里馬,這下子這些球隊的教練都被事後諸葛地拿出來數落一番。

第四,力挽狂瀾的故事(Redemption Story)。從板凳出發的替補球員竟成為全紐約籃球迷的新救贖,挽救全美第一大城職業籃球隊的戰績。第五,Lin的文字超連結(Pun-ready last name)。因為Lin開頭的英文單字甚多,林書豪的姓Lin非常容易與其它字連結,故媒體與網路上的創意造字不斷。

最後,以往某單一新聞事件的不同角度與題材,可能需要用兩三個月進行採訪與寫作,但林來瘋卻在兩三週之內耗盡所有可能角度,而這樣的速度與狂熱確實反映了我們如此熱切期盼類似Linsanity和Tebow的故事,但我們終究知道雖然Lin對湖人攻下38分,但他不會是Kobe;Tebow也不會是Peyton Manning,或許就是因為我們知道故事不會長久,所以如此迫切地去抓住它。

Linsanity在台灣的收視魔力

林煒凱(台灣ESPN STAR媒體企畫經理):

台灣時間2012年2月11日紐約尼克與洛杉磯湖人之戰創下2.69%的高收視率,為當天全國有線電視收視的第一名,若將無線台收視率也納入計算亦為全國前三,甚至重播的收視率1.37%亦能排在當天全國有線電視收視的第六名。而2月11日當天ESPN主動於台北京華城舉辦直播派對,現場估算,約有1000名左右的球迷齊聚一堂為林書豪加油,這樣的盛況也是ESPN舉辦直播派對以來的新紀錄。

台灣時間2月18日,尼客出戰黃蜂一役ESPN的收視率再創新高,以4.79%再度榮登當天全國有線電視收視的第一名,將無線台收視率也納入計算則為全國第二。而且4.79%所指的收視觀眾大多數是從頭看到尾、沒有轉台的觀眾,林書豪的收視魅力可見一斑。另外,2月24日尼克與熱火之戰也有3.03%的收視率,為當天全國有線電視收視的第三名。

歸結來說,ESPN直播林書豪場次的平均每場收視率為2.22%,而前幾年王建民的直播場次平均收視率約為1%,若加上民視則總收視率約在2%左右,所以林書豪所掀起的收視熱潮比起王建民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此外,在2月5日前NBA直播場次的平均每場收視率為0.19%,2月5日後非尼克直播場次平均每場收視率為0.28%,比起在此之前的0.19%仍約有5成的成長。即使林書豪因傷無法再戰,但從收視數字來看,其帶來一定程度穩定的NBA收視族群應無疑義。

「典型」華人的社會期待?

王智明(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助研究員):

從華人打籃球的歷史脈絡來看,究竟美國社會或美國媒體對於華人的期待是什麼?如果有個華人不按照這個期待來行動,美國社會、媒體乃至於我們,會怎樣看待這個華人呢?先回到20世紀初期,華人移民是聚居在一個特定的區塊之中(例如舊金山的華埠)因為當時沒有太多的公共設施,政府官員關心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深怕青少年們無所事事遊蕩街頭,徒增社會問題,所以著手興建運動設施,希望青少年能有其適所。況且教導青少年打籃球,也是教導一種美國文化,亦即是一個同化的過程。

所以華人打籃球的源起與移民、文化政策有關。只是這同化過程並未改變華人或亞裔、黃種人在美國社會中的刻板印象,也就是華人專長在念書不在運動。因此Lin作為一個哈佛畢業生並不新奇,但Lin作為一位職業籃球員卻是為人驚艷之事。

此外,前述這同化過程並未改變美國社會期待華人具有謙遜不外放的特質。所以當過去歐尼爾挑釁姚明,姚明可以充耳不聞,林書豪可能被ESPN編輯一語雙關影射為中國佬時,只是一笑置之認為並非有心之過。我們要問,如果今天姚明略為強硬地回應了歐尼爾自認為的「玩笑」、林書豪起身駁斥,我們對他們的觀感還是一樣嗎?或美國媒體對於他們的期待或者運用他們的方式還是一樣嗎?

從林書豪身上我們彷彿投射自己能夠跟不同種族的人平起平坐,因為原來我們也夠快、夠壯、跳得夠高,但同時我們仍舊投射一個美國良好公民的形象。我們要挑戰習以為常的常識想法:有無可能投射所謂「壞情感」在林書豪身上?如果林書豪是華人運動員中的Allen Iverson,他會不會或可不可以像現在一樣受歡迎?最後,球迷與球員之間的關係究竟是種記憶、是種情感、還是創造消費,若是最後一種,電視台或許每隔三年就需要期待出一個傑出的華人運動員。

Linsanity所可能掩飾之不平等

劉昌德(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Linsanity表象之下可能被掩飾掉的不平等結構,值得探討。首先,在NBA中屬於領著基本薪資的林書豪竟然帶領球隊打出七連勝,自此身價水漲船高,除了應接不暇的代言、廣告邀約,已有媒體預測,林書豪明年的薪資將由500萬美元起跳。由此看來,林書豪成了NBA底層球員的指標,彷彿只要努力,機會一旦來臨,就能躍升百萬甚至千萬球星之列。如此一來,NBA球員薪資差距過大的結構問題就消逝在林書豪奇蹟似的崛起旋風之中。

其次,林書豪的竄紅,恰好成了美國夢一個強而有力的證據,只要肯努力,不管是哪個種族,美國社會永遠敞開大門給與成功的機會。甚至,ESPN編輯因為使用了一個可能具有種族歧視意涵的標題而遭到解職,ESPN也發表公開聲明向林書豪道歉。只是這樣的作法真的證明了種族不平等不再是個問題?還是該編輯只是犯了政治不正確的失誤,眾目睽睽下,不得已去職?

最後,從林經理提供的收視數字來看,NBA因為林書豪的熱潮而在台灣有了相較於前幾年更多的收視人口,若再加上先前MLB透過王建民在本地有了穩定的收視市場,跨國資本似乎總是可以巧妙運用國族情感讓閱聽眾買單,而且我們也總是得用本地運動員在北美職業運動中傑出的表現來肯定自己。但台灣之光為何不是田壘、為何不是恰恰,或許會有人說,因為台灣不是最有競爭力的舞台,MLB與NBA才是最高殿堂。那麼,誰來定義哪裡是最有競爭力的最高殿堂呢?在以全球為架構的運動文化場域中,仍有核心/邊陲國家的不平等,林來瘋的現象可能還是再次複製了NBA、MLB是最高殿堂的既定印象,而我們的國族情感只是在為帝國的資本吶喊著。

(本座談會記錄全文將於稍後刊登在《文化研究月報》)

Latest posts by commagazine (see all)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