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有不少朋友私下問我,為什麼「造音翻土」展覽裡在空間與論述上都沒有正面處理1970年代民歌運動呢?我當時的回答有兩種說法。一是說「造音翻土」不是以編年史的方式處理歷史,它有其問題意識,而且是用非主流或是另類關照的反思為主軸…
作者:何東洪
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社會學博士,目前在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書。相信憤怒是力量的來源,目前對通俗音樂的歷史最感興趣。
演歌的誕生
作為一種感傷的音樂類型,演歌被視為傳統與真正的日本的音樂表達,「演歌是日本人的靈魂」(enka- wa nihonjin-no kokoro ),此說法普遍到連著名宗教學學者山折哲雄(Yamaori Tetsuo)都為此寫了幾本書來論證這種陳腔濫調之說。但從1990年代開始,以J-Pop泛稱的日本主流通俗音樂類型裡,演歌卻被排除在外…
遐想.音樂:E for Epitaph(墓誌銘)
依舊記得1984年,手上拿著1969年King Crimson首張專輯 “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 翻版黑膠時的那種詭異興奮感。偌大似恐懼又神經質嘶吼的顏面凝視著我,直撲壓抑高中生活與迎接據說是自由的大學生活的想像邊界。
遐想.音樂:N for Noise (噪音)
這個小專欄或者直接有關,或者無關於音樂,我想把盤旋於腦袋中恆久的疑問、瞬間靈光乍現的思緒、或是當下發生的事件,隨機地以A到Z,或是ㄅ到ㄩ中挑任一個作起筆。之所以這樣,可能是記憶作祟吧!高中時常於書店搜尋,想要找進入英美搖滾樂的入口。有天隨意間發現一本「流行音樂百科」英文書,如獲至寶。至今,腦袋依存著一種A to Z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