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神的時代|歡迎來到無神的時代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欸,你會不會覺得周杰倫以前的歌比較好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聽過類似的問句?上面問句中的周杰倫可以替換成任何一個流星歌手,就某種程度來說,我個人是認同這句話的,只是關於其中的原因,我卻從來沒有細想過。是像很多人說的一樣,周杰倫失去了做音樂的初衷了嗎?不,我認為除此之外,一定還有其他的原因,於是各位現在看到的這篇文章,就是我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所做的小小嘗試。

好,我們開始吧。

首先讓我引用一首詩開啟整篇文章的討論。

「這個無神的時代
即便你帶著故事死去
也無法變成星座」

——任明信〈盲城〉《你沒有更好的命運》

 

 

在這裡,我不打算評論這首詩, 可是我認為這首詩想表達的概念,跟「周杰倫以前的歌比較好聽」有一點關聯。首先先麻煩大家,試著回想你日常的一天當中,會遇見多少個「故事」。也許現在的人過的日常生活跟十年前差不多,上學/上班、跟家人/同事/同學相處、晚上跟朋友聚餐,抑或某些人,入夜後人生才正要開始…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同,對吧?不過,如果我們把一天接受的資訊量考慮進去呢?

現在的我們,也許正逐漸接近文章一開始問題的答案。廣播、報章雜誌、電視、網路…現在的人每天所接收的資訊量,可能是以前的幾十甚至幾百倍。即便今天某些人成為了大家矚目的焦點(無論原因為何),到了明天也只會被更多更新的訊息淹沒(這邊大家可以試著回憶一下,半個月前台灣最紅的新聞是什麼,或是現在還有多少人在「滅頂」?)。在資訊的洪流裡,我們的感官早已變得麻痺、失去知覺。或許我們都該承認,當一切變得唾手可得,我們便不再覺得它珍貴。當我們擁有如此多的選項,這世界就很難再有什麼「神」出現了,或者換個方式說的話,每個小世界都有了自己的神。(比如說華神、XX女神乃至於實況界的統神)

 

 

舉幾個我自己的例子好了。在國小的時候,我每天晚上寫完功課,都會把周杰倫的《范特西》從頭聽一遍(當年用的是隨身聽)。每次周杰倫發新專輯,我看電視的時候都會不停地換台(在整點時段),只希望多看幾次剛釋出的新歌MV;傳簡訊的時候,在寄出之前我都會反覆修改、斟酌用詞,希望可以用一封簡訊的字數寫出兩封簡訊的質量;每次用即時通或MSN聊天,都還得跟對方約好上線時間。相較起來,現在的一切似乎都變得方便許多,但追求即刻滿足的同時,某些很重要的東西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對我來說,那是「不方便」製造出的浪漫。就像前面說的一樣,當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獲取某樣東西的時候,對我們來說,那樣東西也就變得不再珍貴了。

 

 

 

所以事情會不會是這樣子的呢?不是周杰倫單方面變了, 而是我們跟他一起變了,誇張一點的說,是整個世界都變了。從前的我們並不需要在有限的時間裡,處理令人無所適從的海量資訊。所以我們也許比較有可能,以相對仔細的方式和我們遇見的每個故事好好相處,而不是在資訊焦慮的情況下,將所有眼前所見狼吞虎嚥,生怕自己遺漏了什麼,就這樣被疾行的時代拋下。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文章一開始,任明信的那首詩吧:「這個無神的時代,即便你帶著故事死去,也無法變成星座。」這個世界有著太多故事了,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消化一切。現實來看,現在連要讓某些議題持續被大眾關注,都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情,遑論要成為所謂「星座」,變成某個時代的註記。而這也或許是每當台灣發生一些重大事件,我們看起來有機會藉機改變現況,最後卻又無疾而終的一個原因吧。

只是,因為沒辦法改變什麼,所以我們就這樣束手就擒嗎?不,我認為不該是這樣的。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媒體平台,能夠將自己的聲音散播出去,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微不足道,但如果可以引起部分人的共鳴,有些時候新媒體的影響力反而遠超過傳統媒體,而這樣的動能往往能造成社會某些實質的改變。傳播速度快、成本低廉、互動、龐大的資訊量、不受金權影響,這些網路的特性剛好也是我們能夠利用的武器。如果心裡頭有什麼想法想讓這個世界聽見的話,套句《雙城記》的名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沒有奮力一搏,誰也不知道結果會如何,對吧?就算沒有成功,至少我們努力過。即便我們註定活在一個無神的時代,那又如何?不能變成永恆,起碼我們曾為自己留下一些什麼。

 

劉孟軒

劉孟軒

上班族,始終相信文字的力量。目標是溫柔地對待這個世界。
劉孟軒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About 劉孟軒

上班族,始終相信文字的力量。目標是溫柔地對待這個世界。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