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輓歌說故事|崔小萍‧顧正秋‧李荊蓀‧還原台灣公共廣電制度本來應有的文化資產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台灣公共廣播電視制度雖然在上世紀末被廢棄的邊緣拯救回來,但是從世界潮流來看也已是強弩之末,今日的努力也難追回往昔。這不是一個弔念哀嘆,反而希望透過歷史檢視,肯定我們作為亞太華人民主國,本來就有的文化潛能,以致過去雖已逝,但是相信來者還可追。

從三本追念的書談起

台灣在2000年左右出版一系列政治文人的回憶書籍,尤其為政治冤獄的平反出書,更值得注意與述說。本文特從三本書談起:

(1) 天鵝悲歌:資深廣播人崔小萍的天堂與煉獄
(2) 奇緣此生顧正秋
(3) 李荊蓀的星期雜感

這三本書其實都有各種可能的連結,而我刻意做了一個註解,從中國廣播公司談起。如果當時民主當道,他們都應該是台灣公共廣電制度可以發揚的文化表徵與資產。

崔小萍:引介電視,又為精通廣播劇與電影的貫通奇才

獲得2000年廣播金鐘獎的終身成就獎的崔小萍,我們都知道她的傑出歷史成就(廣播劇、電影、劇本、文學) 與被政治冤獄陷害後的平反,此處不再著墨。本文反而希望更凸顯當年她在應該是具有公共廣播精神的「中國廣播公司」任職的意義,有幾件事值得強調:

1. 還記得上次故事中翁炳榮導入的中廣實作之電視展示活動 (1960年),當時崔小萍就是負責電視劇的展示策劃,並與NHK合作,她感到相當興奮和有成就感,雖然那只能作到鏡頭前的舞台劇層次。
2. 廣播劇當然是崔小萍在歷史上留下的強項成就,不過只有少數能不受政治誣陷而出版的劇本,有一個文如其名的著作為《受難曲》。這是敘述一個西方古典音樂世界的奇人軼事:話說到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當年不顧強權與歧視,執意將巴哈的「彌撒曲」推廣復出於樂壇。這個劇談到了音樂藝術、 種族政治、強權勢力、還有真理追尋,是看了就很動容的跨越時空故事,最後由正中書局出版,但是隨後政治誣陷案發,就堆藏在書庫中。也因為如此,後來多年後她出獄回世,這也是僅能找到少數存稿的紀錄。

3. 這本書的序,有兩位長官撰述,其中一位就是當時中廣副總經理李荊蓀 (中廣節目部出身)。李荊蓀為文簡易實在,證明崔小萍的成就,在於廣播劇的藝術價值,同時可以跨形式表達成為藝術文獻,值得閱讀珍藏。這種延伸式的、又有娛樂教育功能的大眾廣播素材,不就是公共廣播文化的本來面貌,如果弘揚到公共電視文化作為一種表徵,也是合理的推論。

4. 同一時期,崔小萍於1953年開始投入電影,作為一位演員,這也是她才華的合理發揮,並且得獎備受肯定。

如果說公共廣電制度,是可以讓藝術專業作多層次的結合,豐富我們社會的文藝或演藝價值,那在英國的公共廣播電視制度中,有一個類似的個案,就是勞倫斯.奧立佛 (Laurence Oliver)。

早在奧立佛於好萊塢成名前,他就在BBC的廣播劇中嶄露頭角,後來透過在BBC認識諸多音樂與影劇人才機會,參與了《亨利五世》(Henry V) 這齣經典電影作品,不但是主角也是導演,同時也備受英國當代音樂與BBC廣播合作典範的加持,達到家喻戶曉的地位。

顧正秋:平實又有國之雍容氣質典範的唱劇者

第二本書,撰寫顧正秋來台後期的生命旅程,與可以公開遭逢政治圍困的藝術宿命。在眾所週知的轟轟烈烈婚事,與政治人物的關注下,還有幾件事,值得提出:

1. 因為國民政府戰爭的動盪,顧正秋受歷史誤謬橫阻,使她在台北迪化街永樂座的短期演出,竟成了無法回歸上海命運轉折,從此在台灣發聲,卻締造出一個新時代的文化表徵與社會肯定(1950年代以後的中國京劇)。
2. 而國民政府遷台後,她的劇團演出也接受中廣的實況轉播,先有中廣董事長張道藩 (藝術家)肯定,後有中廣公司副總李荊蓀的邀約合作,灌製了十張京劇唱片,而顧也肯定李副總是最為瞭解該劇藝術價值的人。
3. 當年這些支持藝術者,成立了一個顧劇團的「午飯團」,一月聚集一次的文化與社會聯誼。這是公共廣電、精英藝術、文化政策等等結合的活生機能之自然展現,少有黨國教育的八股教化,可惜也僅存於遷台的初期四年之間。
4. 如同崔小萍一書的記載,難能理解藝術價值的公廣人李荊蓀,後來也遭遇政治誣陷,坐牢十五年,這都是她們回憶中不能揮去之沈重哀嘆。

顧正秋後來因為愛情與政治的夾擊,決定急流勇退,回歸平凡生活。但是威權的陷害沒有忘記她的家庭,丈夫坐牢使她更為沈寂地度過二十多年。然而電視時代也沒有忘卻她,如今稱為公廣集團之一的電視台—-華視,於1989年起錄製了十二齣顧劇團的名戲作為典藏,顧正秋也在2003年獲頒戲劇類的國家文藝獎。

也同樣以英國公廣制度為對比,我想起如同顧正秋的地位者,應屬英國著名的歌劇 (English Opera) 與藝術歌曲女伶珍納貝克(Janet Baker)爵士(次女高音)。備受英倫音樂文化肯定的珍納貝克,出身貧寒,雖然只能業餘演唱,但難掩其藝術才華,直到BBC北方國內廣播網給她發聲機會,一戰成名,同時獲得七枚金幣的肯定。

至此貝克女士的才華更得發揮,她受著名歌劇作家Benjamin Britten的青睞,共同製作第一部電視轉播的歌劇 (1970年,BBC Broadcast),劇名為《歐文英格瑞夫家族的宿命》(Owen Wingrave)。劇情描述軍旅世家弟子 Wingrave,在魔幻跨越時空劇情中,看到戰爭的殘酷與家族人性扭曲,而貝克演出的角色就是 Wingrave的未婚妻,化身時代矛盾並道出人性悲哀,是一個棟樑角色。本劇可以說是公廣藝術的廣播里程碑成就之一,貝克也於2011年獲頒英國留聲機的終身音樂成就獎。

顧正秋與貝克同樣擁有陽剛的英名,卻不失國家經典文化的女性典雅莊重氣質,真是公廣文化制度的藝術代表。只時前者,少了當年友善制度的適時支持與昇華。

李荊蓀:早生於前現代的獨立報人與媒體工作者

最後提到兩人的哀嘆交集—-李荊蓀。李氏是一位媒體實作者,其才華在於管理一個應該是公共廣電的肇始企業:中國廣播公司。他沒有太多著書立說,但是備受同仁肯定,強調獨立性、藝術創新、投資人才、節目多元性,然而那個時代不能容許這樣的專業發揚,一切還是要合於忠黨愛國規格。但是他有國府時期國際經驗,也在美日留學,同時受到當時創辦台視的省府主席周至柔器重,兼任國家安全會議建設計畫委員,能力十足。

遭逢政治誣陷,身陷牢獄十五年,已經無法再現媒體治理長才。但是難能可貴地1985年出獄後,居然出席了《新新聞》週刊的創刊酒會,表示支持。台灣威權時代遭受迫害的媒體人中,鮮少有勇氣出獄後作如此行動,該刊發行人司馬文武也表敬佩。在那個「不知公共電視是什麼電視」的爭議年代,他已經足以成為獨立與專業媒體工作者的表徵,只可惜沒有一個公廣制度讓其安身、發揚。但是在全球公廣制度的典範下,他是一個潛在的合格者,此點毋庸置疑。

從奧立佛看崔小萍,從珍納貝克看顧正秋,再從公共廣電獨立專業性看李荊蓀,我們看到了過往台灣媒體圈裡的進步希望和火種,卻遭打壓而逝去。但是歷史記憶與傳承後勁仍然湧流,值得我輩身緣其中,再再奮鬥,並給予年輕世代存有盼望,再再為念啊。

 

照片來源:
Susana Walton: William Walton, Behind the façade, 1988
Edward Elgar, The Dream of Gerontius, EMI, 1987
Michael Kennedy, The Master Musicians: Britten (1981)
Britten, Owen Wingrave, Channel Four Television Corporation (2001)
新新聞週刊,No. 2, 6, 52 (1987, 1988)

程宗明

程宗明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研究員。
從高教畢業進入媒體工作,我一直在追尋返回現代化的傳媒建構,相應國際趨勢的變與不變;我常說自己的工作內涵:以國際知識網絡助公傳媒研發政策擬定、串連公共利益為核心之廣電開發伙伴關係、提供教育訓練資訊與建置資料庫、促進公傳媒之產學交流、協助公共電視董事會與企業之合作發展與監督、推動台灣以廣電產業發展實績走入國際社會;這些說起來振振有詞,但是今世代是否還能被感動?這是別人對我的疑惑年代,也是我的不惑年代。台灣還有機會嗎?我在找答案。
程宗明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About 程宗明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研究員。 從高教畢業進入媒體工作,我一直在追尋返回現代化的傳媒建構,相應國際趨勢的變與不變;我常說自己的工作內涵:以國際知識網絡助公傳媒研發政策擬定、串連公共利益為核心之廣電開發伙伴關係、提供教育訓練資訊與建置資料庫、促進公傳媒之產學交流、協助公共電視董事會與企業之合作發展與監督、推動台灣以廣電產業發展實績走入國際社會;這些說起來振振有詞,但是今世代是否還能被感動?這是別人對我的疑惑年代,也是我的不惑年代。台灣還有機會嗎?我在找答案。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