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的西西歷險記|06 學畫畫這件事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認為畫畫是不用學的。高中時期,媽媽讓我去一間畫室學素描。當時的老師說我畫的挺好的,但是下筆太重,畫面太黑,他會修改我的畫。我心裡很不服氣。我非常討厭別人修改自己的畫。

 

更小的時候,媽媽讓我在數學補習班附設的畫畫班學畫,從幼稚園開始一直上到小學三年級。那個畫畫班以補習班的填鴨方式教美術,每次去上課就是照著進度,臨摹老師畫好的卡片,然後再按照老師教導的方法填色、畫背景。例如:畫山坡的時候就用幾種不同的綠色畫出並排的短直線填空,畫水的時候則用深淺不同的藍色短橫線交替。年紀小的小朋友拿到的畫卡範本是彩色的,從構圖到著色全部照抄;直到他們學會那些背景的畫法及上色方式之後,就開始臨摹黑色線稿的範本,除了構圖和主題是限定的之外,其餘「自由發揮」,例如:森林,範本中有樹木、泥土地,小朋友自己加入動物、人物,再上色。偶爾也會有「單元式」教學,老師訂一個主題,讓小朋友自己畫。有一次,主題是「交通安全」,有幾項老師列出的標語可以選,我就選了「不要講話」。我畫了一輛正在行駛的車子,裡面的人都在講話,車子快要撞到紅綠燈,但車子底下已經有幾隻被撞死的貓了,所有的死貓都被我塗成綠色,因為他們很「悲慘」。把完成的畫拿給老師看時,他非常生氣地說:「貓哪有綠色的?」一邊用力地幫我把背景塗上橙色、紅色的線條,還加畫了一段「被撞斷」的電線桿在地上。我到現在都還記得老師憤怒的臉和語氣。當時我覺得自己非常無辜,老師根本不懂我想要表達的情境。這件事我一直記恨到現在。幸好想要畫畫的熱情並沒有因此被澆熄。

 


圖說:文中「交通安全」單元的畫作找不到了。這幅是我大約小學一、二年級時在畫畫班畫的,主題是端午節。人物自由發揮,龍舟及背景的畫法則是老師指導的。

 

在我心中,美術教學不該是這個樣子的。小孩子的想像力是無窮的,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尚在建立,不應該用成人的框架套住。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畫開心」就好,不想要學習「技巧」,不想要「被框住」。如果畫畫還要拿來考試,多無聊啊!或許是因為這樣,我沒有選擇進入學院打基礎,繞了一圈才決定走上藝術創作的道路。

 

我認為,美術教育應該不是要小孩子去學習規則,要每個小孩子都畫出「很美」的東西。在其中發現樂趣應該才是最重要的。在北海岸的金山居住的一年,我到偏鄉的大坪國小兼課,也自己開「丁丁畫室」教學生。教學的年齡層在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在多次嘗試的過程中,我推翻了原先認為「畫畫不用學」的想法。畫畫並非不用學,而是「怎麼學」的問題。老師必須懂得引導。而這正是美術教育最難的地方吧。

 

在即將要去小學上課的那一陣子,我四處找資料閱讀。我看了《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裡頭闡述的理念我相當認同,然而那卻是一個我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教學方式。作者是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布施英利,在書的一開頭就寫:自己不是畫家,但是自認為有能力「教畫畫」。他舉的例子是帶領國小五、六年級的學生為期三天的畫畫課。他先帶小孩子去釣魚,實際觀察魚在水中游動的姿態、被釣起來之後的樣子;從肉體勞動之中感受「魚」這個生物,以及把魚釣到手上的辛苦。他們到理化教室解剖釣到的魚,觀察魚的外部和內部構造,接著,他要小朋友們為自己刀下的魚默哀,表示尊重生命。然後,他掀開事先準備好、拿來蓋住魚缸的黑布,讓小朋友看到魚缸裡面活生生還在游動的魚。這下子,小朋友非常強烈地感受到「活著」這件事。如果不是先釣魚、解剖魚,他們不會這麼深刻地了解「活著」是怎麼一回事。最後,才是拿起畫筆在紙上畫魚。由於有了先前的經驗,小朋友的創作欲望被激發了,他們的視覺、味覺、觸覺等等各種感官經驗,使他們非常生動地表現出魚的樣貌,每個人都畫出了不一樣的魚;有人畫魚的正面,有人詳盡地描述了魚的鱗片和內臟,有人以同時在一個畫面中呈現連續動作的方式畫魚正在擺動的姿態,也有人畫出了魚生活的水中環境;小朋友不再是一律只會表現由右向左、死板板的側面肖像。畫畫沒有對錯,重要的是背後想要傳達的意念。這樣的教法非常吸引我。

 

以前我對兒童美術抱持著美好的想像:讓小朋友自由地發揮,運用不同媒材玩樂,小朋友的天真與創造力,絕對比其他事情都吸引人!然而事實是,我得配合學校的課程時間規劃,面對個性不同的小孩,真正可以專注於美術教學的時間可能不多。我很驚訝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其實就已經有非常多成見了,特別是「成績好」的女生,似乎就只會表現出那種看起來乾乾淨淨、規規矩矩的畫作,而認為隨意塗抹、髒髒的畫面「很醜」(在他們心目中,怎麼樣叫做很好看呢?)。反而看起來調皮的孩子,創造出了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向藝術家看齊!啟發孩子創造力53個練習》這本書中提到一個非常有道理的概念:「缺乏創造力的孩子是缺乏創造力的大人所造成的」,因為孩子會模仿大人缺乏創造力的行為,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便漸漸喪失創造力了。我對這些小孩子的影響力有限,他們很多人在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的過程中已經逐漸被樣板化了。有一次我問他們:「地圖是做什麼的?」而開始解釋或許地圖就是從我們的生活出發,從學校到外面的馬路、再到山下的城鎮…,一位女孩就畫了學校的操場,寫字標示出陸地、道路等等。另一個小男生,把顏料塗得滿滿的,最後用手去塗抹,然後跟我說他畫中的兩顆圓球是星球,他的宇宙地圖完成了。我很讚賞宇宙地圖的想法。有時候,儘管我一再鼓勵,有些孩子仍然沒有辦法放開心胸地亂塗亂畫。有時候,我想要稍微嚴格地教導一些繪畫技巧,小朋友又嫌太困難、太無聊。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要怎麼樣啓發每一個小朋友感受畫畫的樂趣,或者,透過畫畫訓練他們的其它能力。

 

圖說:我給的主題是「下雨」,這位小朋友畫出了颱風的樣子。

 


圖說:宇宙地圖。
 

 

在「丁丁畫室」粉絲頁上傳的影片都是我的美術教學實驗:

好鹹的顏料:https://www.facebook.com/estudiodingding/videos/224782571338603/

鹽巴凸凸畫:https://www.facebook.com/estudiodingding/videos/229038594246334/

凝固的波浪:https://www.facebook.com/estudiodingding/videos/232492390567621/

上一堂塗鴉課:https://www.facebook.com/estudiodingding/videos/236629316820595/

顏色對對碰:https://www.facebook.com/estudiodingding/videos/257706628046197/

丁丁造紙廠:https://www.facebook.com/estudiodingding/videos/280563792427147/

 

從事兒童美術教學,或許花在理解小孩子比起美術教學這件事情更重要吧。我決定暫時放下這個工作,因為我似乎沒有這麼多力氣,在接案子、創作之餘繼續教小朋友畫畫了。教畫畫這件事,我也還在學。

馮銘如

馮銘如

一個喜歡畫畫和旅行的人,作品在這裡:https://www.minlufeng.com 。
1987年生於英國,1990年由父母帶回台灣。自有記憶以來就很喜歡畫畫,上大學後愛上登山、旅行,似乎總是在遷移。曾經是人類學學徒,後學習藝術創作,喜歡隨手記下旅途所見,以簡單的線條及直觀的手法作畫。在台灣的時候曾短暫居住過不同的地方,2013年至西班牙留學,2016年到墨西哥交換學生一學期,同年自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藝術創作碩士班畢業後,展開了五個月的返家之旅,一路穿過十六個國家回到台灣。2017-2018年在台灣的北海岸租了個人工作室兼開設兒童美術教室「丁丁畫室」https://www.facebook.com/estudiodingding/ 。目前旅居墨西哥。
馮銘如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About 馮銘如

一個喜歡畫畫和旅行的人,作品在這裡:https://www.minlufeng.com 。 1987年生於英國,1990年由父母帶回台灣。自有記憶以來就很喜歡畫畫,上大學後愛上登山、旅行,似乎總是在遷移。曾經是人類學學徒,後學習藝術創作,喜歡隨手記下旅途所見,以簡單的線條及直觀的手法作畫。在台灣的時候曾短暫居住過不同的地方,2013年至西班牙留學,2016年到墨西哥交換學生一學期,同年自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藝術創作碩士班畢業後,展開了五個月的返家之旅,一路穿過十六個國家回到台灣。2017-2018年在台灣的北海岸租了個人工作室兼開設兒童美術教室「丁丁畫室」https://www.facebook.com/estudiodingding/ 。目前旅居墨西哥。

2 Comments

  1. 兩個驚訝:厲害呀,還能留有小學一年級的畫作。
    跟著驚訝啊:「我很驚訝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其實就已經有非常多成見了」

  2. 當一個個體1.給才藝試探的觸角延伸出去的時候,父母不能功利只看成果,要重新省視過程的領略和樂趣的產生。2.孩子們投入接受的啟發,絕對是很真實反應內心的所喜所悅,要尊重並欣賞。意會&言傳

C. W. Hsu Feng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