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的西西歷險記|08「你丟我撿」:我的夭折垃圾藝術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在歐洲大部份的國家,會在家戶門口或街角放置大型垃圾箱,居民自己分類丟垃圾。好處是可以隨時想丟垃圾就丟,壞處卻是無法達倒垃圾減量,也無法落實人人好好做資源回收。西班牙與北方諸國相比,氣候較為炎熱(地中海岸的瓦倫西亞又較潮濕),街上常常散發垃圾腐臭的味道。

 

我注意到許多人常常懶得分類,一個大大的塑膠垃圾袋可能只有一點點垃圾、廚餘、塞了幾個空寶特瓶、玻璃瓶,就被整包丟到「不可回收」的垃圾桶中。看了真是對台灣的垃圾回收制度以及大眾的好習慣感到驕傲呀!這些國家都是高度開發、社會富裕的地方,剩餘物資過多,往往可以看到狀況還不錯的舊傢俱、衣物被堆棄在垃圾桶邊,常常看到有人騎著腳踏車,車後綁著個大籃子,四處查看垃圾桶中是否有可利用物資。我自己也撿過別人丟掉的不少東西。

 

留學的時候,我住的是與其他人合租的公寓,只有自己的一間小房間,衛浴、廚房等空間共用。由於沒有什麼畫畫的空間與工具,我把路邊撿來的木抽屜倒放在地板上,靠在床邊就變成畫架了,撿來的半圓形玻璃剛剛好可以當調色盤。我還撿過一包破布與衣服,破布就直接拿來鋪在地上,不怕弄髒地板;衣服則被我剪開來縫製成裝麵包的袋子。

 

圖說:撿來畫架與調色盤。這樣就可以在小房間裡畫油畫了。
攝影:馮銘如

 

當時可能是因為讀了草間彌生的自傳,受到其中一段的感召:她的情人Joseph Cornell,一位非學院出身的藝術大師,作品是一個一個的「驚奇箱子」,把撿來的物品、二手書剪貼頁面拼貼、組合在木框或紙盒子內,透出一股如夢的荒誕美感。上個世紀的四、五零年代開始,正是當代藝術出現各種變革的時期,有許多藝術家揚棄了傳統的繪畫、雕塑等技巧,以觀念、表演等等不同方式來創作。

 

圖說:Joseph Cornell的作品「藍色肥皂泡泡」(“Blue Soap Bubble”,1949 – 1950,24.5 x 30.5 x 9.6 cm)

 

這些行為與風潮,在藝術史上是有專有名詞的,中文翻譯為「拾得物(encountered object)」、「拼貼(collage)」、「貧窮藝術(arte povera)」…。其實,專有名詞都是所謂的專家們吃飽太閒創出來的,為了給藝術家貼標籤,分門別類,然後再寫些饒舌的文章來賺錢…。而美術學院碩士班的訓練也教我們這一套,還得引經據典、煞有其事的把它們寫進自己的創作論述中。

 

於是我也想試試看用撿來的東西做成作品。我本來就喜歡撿東西,在海邊、山上撿過貝殼、枯果、廢棄漂流物,也在系館、社辦撿過舊刊物與老書…。另外,有位我非常喜歡的導演Agnes Varda,曾經拍過一部紀錄片叫做《安妮撿風景》,我實在太喜歡這部片了,當中傳達的拾荒精神跟我心靈契合。然後,我就想了個題目,叫作「你丟我撿」,並把它寫成了「研究計劃」申請教育部的留學獎學金,沒想到還非常幸運地申請上了,因此我之後才可以在西班牙生活更長的時間。只不過,後來的畢業作品稍微轉了個方向,沒有用拾得物創作。幸好沒有!總覺得這麼隨緣的生活方式,要拿來做成計劃,宣稱它是藝術,還得寫成論文,怎麼說都有點彆扭!

 

這個計劃就只有執行過一次。我在2014年的美術學院學生聯展「PAM」中展出我的「垃圾地圖」,用我在路邊撿到的抽屜作為兩塊主要空間,裡面是各種廢棄物及海邊撿到的磚塊、碎石頭等,還有兩幅畫是運用「熱蠟畫」技法與麵包包裝紙(直條紋的)拼貼而成,代表山巒與海岸。其實我想表達的是「用生活中製造出來的垃圾拼貼成生活地圖,這就是我們過度消費不斷製造廢物的人生…」,但是最後作品好像呈現不出那個感覺,而且一點美感也沒有。這是個實驗性的作品,我非常不滿意這個爛作品。還是畫畫比較實際。

 

申請PAM的前置作業,在「裝置藝術」課堂中的發想作品。用我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如空鋁罐、紙盒、蛋殼…等等排列而成。
攝影:馮銘如

 

在學生聯展PAM展出的作品「你丟我撿」(”Lo que tiras lo cojo”),牆上還貼一張故意揉爛的紙寫的作品名稱。
攝影:馮銘如

 

馮銘如

馮銘如

一個喜歡畫畫和旅行的人,作品在這裡:https://www.minlufeng.com 。
1987年生於英國,1990年由父母帶回台灣。自有記憶以來就很喜歡畫畫,上大學後愛上登山、旅行,似乎總是在遷移。曾經是人類學學徒,後學習藝術創作,喜歡隨手記下旅途所見,以簡單的線條及直觀的手法作畫。在台灣的時候曾短暫居住過不同的地方,2013年至西班牙留學,2016年到墨西哥交換學生一學期,同年自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藝術創作碩士班畢業後,展開了五個月的返家之旅,一路穿過十六個國家回到台灣。2017-2018年在台灣的北海岸租了個人工作室兼開設兒童美術教室「丁丁畫室」https://www.facebook.com/estudiodingding/ 。目前旅居墨西哥。
馮銘如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About 馮銘如

一個喜歡畫畫和旅行的人,作品在這裡:https://www.minlufeng.com 。 1987年生於英國,1990年由父母帶回台灣。自有記憶以來就很喜歡畫畫,上大學後愛上登山、旅行,似乎總是在遷移。曾經是人類學學徒,後學習藝術創作,喜歡隨手記下旅途所見,以簡單的線條及直觀的手法作畫。在台灣的時候曾短暫居住過不同的地方,2013年至西班牙留學,2016年到墨西哥交換學生一學期,同年自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藝術創作碩士班畢業後,展開了五個月的返家之旅,一路穿過十六個國家回到台灣。2017-2018年在台灣的北海岸租了個人工作室兼開設兒童美術教室「丁丁畫室」https://www.facebook.com/estudiodingding/ 。目前旅居墨西哥。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