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宜萱
2018年07月05日,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出演邰智源主持的節目《木曜4超玩── 一日系列》,邰智源在節目中擔任一日柯P市長幕僚,拍攝從早上與柯文哲搭公車上班,一路跟進市政府參與會議討論、跑戶外行程,到晚上市長尚未下班時結束拍攝,該節目總長58分鐘在YouTube上播出,造成一天之內破百萬次的驚人點閱率,累積至今甚至已超過一千三百萬的點閱率。
從《一日市長幕僚》播出後,麥卡貝網路電視製作的節目《木曜4超玩》在YouTube頻道訂閱數從44萬快速成長至85萬人,截至2019年1月,總訂閱數已高達113萬人。這樣空前的火紅程度,並非單為柯文哲或邰智源的功勞。事實上,柯文哲過去已經多次與許多臺灣知名YouTuber合作, 包括在2017年世大運期間的蔡阿嘎、阿滴英文、上班不要看NSFW、啾啾鞋、HowFun等頻道。政治與網路文化的交互作用和碰撞出的火花,在這個時代顯然不容小覷。
老藝人、新媒體?
當以參與紀錄為導向的「一日體驗各行各業系列」實境綜藝節目遇上難公開透明化的政治;以擅長模仿、習慣綜藝效果的邰智源遇上民眾印象中常快言快語的市長;發言犀利幽默如鄉民的製作人陳百祥遇上俐落的剪輯後製團隊,滿足觀眾窺視政治人物日常生活的慾望。
《木曜4超玩》固定每周四晚上在YouTube上發片的塊狀網路節目,播出安排和傳統電視播出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在型態以及製作方向有了大轉型。固定上片時間能培養觀眾在固定時間收看,卻有更高的收視彈性,每集的節目壽命拉長。主持人群包括邰智源、林柏昇、溫妮、泱泱和坤達等人,有別於傳統電視台的名氣口碑,精準的接上網路世代的地氣,同時連結時事話題,成為新生代網路綜藝節目的亮點,其中資深的邰智源功不可沒。
邰智源在1990年代初跟著製作人王偉忠進入演藝圈,1991年與張菲、小亮哥主持《笑星撞地球》,與方芳主持華視《連環泡》,當時這兩個節目可稱是綜藝節目一時之選,再造與捧紅許多知名主持人與演藝人,其中包含張小燕、胡瓜、澎恰恰、許效舜、白冰冰、郭子乾、陶晶瑩等。
不過邰智源在這波綜藝熱潮中並沒有真正成為一線主持人,或許丑角形象注定了二線陪襯的宿命。不過卻也因為這種演藝角色設定,在後來遇到政治模仿節目興起,讓他的演藝生涯危機化為轉機。2000年八大電視《主席有約》首先兌現了邰智源長期積累的模仿實力,2004年中天電視《全民亂講之全民大悶鍋》和後來2007年同系列的《全民最大黨》,讓邰智源獲得前所未有的知名度。該節目內容以詼諧諷刺的模仿,大量惡搞政治圈、娛樂圈時事而大受歡迎,其中邰智源以模仿郝柏村、施明德、黎智英、金正日等知名人物成為經典。
峰迴路轉網路平台
2015年,邰智源面臨主持的電視節目都將停播,在聯合報新聞採訪中他表示,這十二年以來的政治模仿秀,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黃金階段。[1] 而在這波電視節目都停播的同時,邰智源手上僅剩下麥卡貝網路電視製作的節目《木曜4超玩》,當時《木曜4超玩》正播出「躲藏吧!明星」系列綜藝節目,也還在嘗試各式各樣的節目企劃,直到2016年10月20日才有第一集「一日系列」的出現。不過一開始「一日系列」並未一炮而紅,最開始是在《麥卡貝遊戲頻道》上架播出,直到2017年2月才正式在YouTube上創建頻道《木曜4超玩》。
YouTube平台的合作對象大致可分為:傳統電視媒體、唱片公司跟素人。據YouTube官網說明,若加入YouTube的合作夥伴計劃(YouTube Partner Program,簡稱YPP)後,創作者可以開啟影片營利功能,透過影片中放送的廣告和 YouTube Premium 訂閱者付費觀賞的內容來賺取收益。
但並非所有創作者都能申請。根據官網規定,申請的頻道要在過去12個月內的觀看時數超過4,000小時、頻道擁有超過1,000名訂閱者、製作的內容皆符合《YouTube 合作夥伴計劃政策》……等,若通過YPP審查就能夠向YouTube 創作者支援小組尋求協助,與透過符合廣告商青睞內容規範的影片營利。一日系列甚至曾以此為主題(第八十六集)[2],解說訂閱人數如何提升、創作內容遇到瓶頸該如何解決等問題。
在媒介的轉變下,許多國際明星、電視節目其實是靠其在 YouTube 上的能見度、靠其使用者討論創造口碑,延續其名人的聲望、並拓展其娛樂經濟版圖。(蕭宏祺,2012)如果在YouTube上竄紅,也會影響在傳統電視上的收視表現上升,因此,傳統電視與YouTube平台是能成為互補關係,而並非單方贏者全拿的局面,因此,從電視節目到網路節目的轉變過程該如何被爬梳與理解呢?
邰智源從電視上的資深藝人轉型成為新人YouTuber,他在2018年12月13日播出的《一日系列》中表示,自己不只是個YouTuber,而是「Yartist」,將兩個單字YouTube和Artist做結合,從電視綜藝節目走向網路節目,他這樣描述自己的處境:
我們在 YouTube 這樣的平台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我們很貼近他們的生活,會覺得我們好像是他們的朋友,我們是跟他們玩在一起,所以這個距離感是被縮短的。這也就是說我們跟觀眾之間是「like a family」,這個感覺跟以前(做電視節目時)是不太一樣的。[3]
除了網路節目播出相較更能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之外,中間有許多使用者習慣需要被挑戰與改變。例如影片長度,《一日系列》的影片的總長度從半小時到一個半小時都有,但以YouTube使用習慣來說,這樣的片長還是挑戰了觀眾的耐心。
置入行銷新手法
另一個在YouTube上播出影片和電視節目最大的差別就是「置入性行銷」的門檻。由於YouTube並未在NCC置入性行銷相關規定的範圍內,其業配與置入等代言廣告佔了大部分。在《一日系列》中便毫不遮掩這類操作,例如在《一日馬桶作業員》中置入TOTO、《一日飲水機技術人員》中置入賀眾牌、《一日試車手》中置入三菱汽車等。除了商業品牌之外,公家機關的置入則是能傳達正面形象宣傳,例如《一日台電員工》、《一日中油員工》、《一日巡山員》、《一日空軍飛行員》、《一日市長幕僚》等。
或許在這個釣魚標題與內容農場、業配文充斥、假新聞氾濫、又或者是對政治懷有高度質疑的年代,商業、政治與網路媒體的合作,已屬常態。與其討論商業或政治是否面目可憎,對許多觀眾來說,更欣賞開誠布公的態度,坦率地告訴觀眾「這就是廣告」。例如著名的YouTuber 「HowHow」 幾乎每部影片都是業配案,卻能業配出百萬訂閱的超高人氣。
《木曜4超玩── 一日系列》利用真人秀節目的性質企圖得到解套,節目內容以「真實體驗」、「誠實呈現」各行各業為主軸,實際宣傳推廣的是「正面形象」而非實質產品,因此將實際各種工作內容比重遠大於置入性產品。透過真人秀,觀眾對於各行業工作者的描述投入與反身,恰好與創作者期待觀眾沉浸「正面形象」相合,因此恰能消磨掉部分觀眾對於業配主題唐突不相容的不適感。這或許也是網路節目《一日系列》最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當我們已經從傳統電視走到更小的媒介載具時,過往的節目內容與演藝人員如何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移動,改變了些什麼、又留下了什麼?當前臺灣的綜藝節目逐漸沒落,讓許多年輕觀眾轉往向韓國、日本或是中國綜藝以尋求生活調劑。對於過去曾擁有「華語綜藝招牌」的臺灣,網路綜藝節目是否能成為「臺綜」再起的關鍵呢?
[1] udn video(2015年04月25日)。【2015.04.25】節目停播 邰智源:電視台不擅經營 -udn tv。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MseUrVlDfE
[2]木曜4超玩(2018年12月13日)。《一日系列第八十六集》邰智源去當Google特派員!!木曜主題曲首次表演來了!!-一日Google特派員feat.阿達、這群人、白癡公主、阿滴、HOWHOW、七月半、上班不要看。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fuZyduxfFk
[3] 〈木曜 4 超玩熱鬧現身 YouTube FanFest,阿公邰智源:我們是「YArtist」!〉。取自《科技新報》網站https://technews.tw/2018/09/17/special-interview-with-muyao4-at-youtube-fanfest-taiwan-2018/
沈宜萱
熱愛追劇、看綜、跟時事,若生活太辣太派而失衡已學會先躺下。
臺師大大傳所學生。
Latest posts by 沈宜萱 (see all)
- 讓綜藝節目起飛:我們需要非戲劇類的金鐘獎 - 2021-02-01
- 網路文化與商業相處之道:《一日系列》如何回應新型態綜藝節目? - 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