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春炎
國民黨即將換柱前,中央黨部外各家新聞台的即時轉播車。
對6年級甚至更早出生的世代而言,或許很難想像,新聞會被經常以「腦殘」這樣嚴厲的詞彙來形容。作為6年級生,我的經驗是,昔日的新聞是新知和學習的重要來源,當我還是學子的時候,常被師長訓誡要多讀報、看新聞才能增加作文能力、吸收新知。那個時候,大家絕不會說新聞腦殘、記者腦殘、媒體腦殘;相反的,沒看新聞,對時事、國事、天下事一問三不知的人,才會被視為腦殘。
然而時間過得很快、事情發生的離奇,當我開始走上講台,開始扮演起指引學生學習的角色時,我和我所認識的學者們,已經跟上一個世代的師長有很大的不同。據我所知,會勸告學生要多看國內新聞的人,已經是非常少數;相反的,更多人常要學生懂得批判新聞。至於各大專院校,也約略在2000年以後開始興起媒體素養的課程,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讓同學能明辨媒體的是與非,不要誤信新聞,免得變成弱智的閱聽人。
臺灣社會對於新聞的觀感,轉變會如此之大,並不是沒有原因。
當新聞正在慢性自殺
最近火速竄紅的網路原生媒體《端傳媒》,刊出有一篇文章,解析了批判臺灣新聞媒體如何的慢性自殺。文中所謂的慢性自殺,不僅是指即時新聞、搶快不查證的作法,其實還包括了更早之前已經發生的,一窩蜂的商業新聞產製。這些競逐收視率、點閱率的做法,正導致了新聞不佳。新聞媒體也在這個過程,一點一滴喪失其存在所需:公信力。
有趣的是,用「慢性」自殺作為標題,一點也不為過。因為這場自殺的歷程,至少長達十餘年,並且還在進行中。
2014年臺灣好生活電子報總編輯aboutfish在總編手記中提到,近15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讓許多觀眾「很想抓狂砸電視」的爛新聞。這裡特別是指24小時撥放的有線電視商業新聞。只是這篇總編手記並沒有明列,到底有哪些不時出現的爛新聞。但臺灣社會在不同的時空,早就開放大家玩起「哪些爛新聞使人抓狂到想砸電視」的接龍遊戲了。
2014-2015年臺灣發生幾起重大命案,從鄭捷案到龔重安的女童割喉案,新聞媒體製造恐慌、醞釀仇恨、報導名人的看法、白癡獨家、訴諸傳統價值到消費受害者家屬,完成了重大命案的腦殘新聞SOP。
Next TV News不知如何向神查證此刻祂的感受?
2014年中央社報導,美國媒體報導一位曾在臺工作的媒體人的評析,羶腥色和荒謬事件充斥臺灣新聞媒體,並且缺乏國際觀。因此文中點評「10幾年來,台灣媒體以麥克風堵到臉上和百無禁忌的方式,即時報導聳動與媚俗的事件而為人所知。台灣商業週刊曾指出,大埔事件和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未獲充分報導;不過,貓熊圓仔和黃色小鴨卻滴水不漏的大幅擴版。」
2011年3月11日發生日本福島大地震,這段時間各新聞台持續報導一系列的災難新聞,但過度強調聳動題材的報導內容,引發了當時社會各界不同程度的批評,NCC為此提醒各家媒體自律。其中一則中時電子報在3/13報導有則新聞標題是〈AV女優波多野結衣 葬身海嘯〉更成為當年腦殘新聞的代表作、代表錯。不意外的,錯誤的內容在第一時間也被跟進的電視新聞報導了。這些都是令人記憶猶新的例子,其他還有不少例子,限於篇幅,也許把年曆快快翻回到1999年,時任中視董事長的鄭淑敏大動作在各報刊登聲明文,批判收視率制度已經影響電視台,造成節目產製不正常,反應出劣質化的產業文化,「電視台的商業競爭……令所有的電視人變成『蛋白質』(笨蛋:相信節目排行榜有意義,白癡:去附和追逐節目排行榜的爛規則,神經質:成天為節目排行榜雞飛狗跳)的行徑」。
所謂腦殘新聞的不時出現作為一種慢性自殺的動作,可約略歸納出四種慢性自殺的徵兆:
第一徵是新聞採訪缺乏同理,經常性問受訪者腦殘問題:例如訪問311罹難者家屬,請問你現在感覺如何?
第二徵是製作缺乏重要性的新聞:以八卦、可愛、有梗作為新聞報導的標準,越來越常凌駕於嚴肅、重要的政治新聞。就算是政治新聞也會轉而採取八卦、傳言的角度報導。
第三徵是新聞內容出現錯誤,有時甚至錯得離譜的新聞:例如某電視台以在世的英國女皇影像畫面,報導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
第四徵是新聞缺乏查證,對消息有聞必錄不經思考。情況頗多,看官腦中必有不少例子。
但新聞媒體其實是被慢性自殺
值得商榷的是,以慢性自殺來描述新聞媒體流失公信力,是不是準確?
從字面義分析,慢性自殺意味著新聞媒體以不利於自身續存的方式產製新聞,一點一滴、逐年累積,造成社會對於新聞媒體不信任,而這樣的作為是新聞媒體的自食惡果。簡單說,是自殺而非他殺。
然而從既有的研究來看,研究者多會說,近十餘年來,是商業化的機制導致了媒體走向令人不滿意、品質下滑的局面。至於所謂的商業化機制,白話來說,就是以收視率作為廣告費的衡量標準,而廣告又是商業媒體的主要收入,所以新聞產製的操作必須依循收視率作為主導的遊戲規則,因此新聞產製從產製好作品爭取收視率,逐漸變成為了求收視率作新聞。因此當電視新聞以及隨後追求點閱率的網路新聞出現後,做為一種由影音圖文、影像所構成的新聞作品,低俗化、聳動、求快而不免淺薄、缺乏查證等作為,日漸變成業內遵循的遊戲規則。至於追求公信力的客觀報導、平衡多元、第一手消息、查證等新聞專業作法,則是越來越不受重視。
如此說來,新聞媒體走鐘、失控、失血,甚至走向可能的生命盡頭,跟商業結構有絕大關係。恐怕不是個別記者腦殘、個別媒體腦殘,或者新聞業集體腦殘所導致。
因此,說是新聞業的「自殺」,恐怕有語病。因為新聞媒體的慢性自殺,其實有他殺的嫌疑。《群眾觀點》的一篇文章言簡意賅提到,「大多媒體的商業模式都脫離不了廣告商、財團、企業主、投資者等的操控,媒體商業化後,走向失控的下場就是現在這個模樣。這難以把責任通通歸咎到媒體上,影響新聞媒體定位與內容走向的因素非常多,但背後的關鍵的其實是引導媒體發展的市場和制度。」
照此理解,與其說是新聞業的慢性自殺,不如說是商業的手讓新聞業被慢性自殺;再精確一點,新聞業的被慢性自殺,與其說是商業的手所為,不如說是放任市場的手所導致。
因為讓新聞走向商品化,新聞業的走向商業主導的環境,是因為缺乏更多公共的政策來平衡,而這其實是政府的失責。
不能放任媒體被自殺
傳播政治學者Timothy E. Cook在其書中,清楚說明了,新聞媒體對於民主政治的重要性。新聞媒體因而被視為是一種政治制度(political institution )或稱為第四部門(fourth branch of government),其功能是提供公民必要的資訊,讓公民得以進行各種政治參與,包括選舉的投票決策、參與政策討論和了解公共爭議等等。因此他以「隨新聞治理(governing with the news)」的概念說明,新聞媒體的良莠直接影響了民主政府效能。
正因為新聞業與民主社會運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知名的傳播社會學者Michael Schudson才會大力主張,即便近年來世界各地出現新聞專業下滑、八卦化、娛樂化、政治立場分立等去專業的現象,民主社會仍須要「不可愛的新聞業(unlovable journalism )」。
而在這篇文章,我想說的是,我無力構想一種可能的改善之道,然而我主張,我們必須試著針對走向改善道路前的一些概念的路障進行清除。我相信,面對新聞媒體問題的認識、道理、概念能夠澄清,台灣社會通往改善新聞業的道路才能順行。
一、假如民主社會的生活是我們共同的追求,我們就不能夠放任新聞業繼續走向流失公信力的作為。
二、用腦殘的標籤,無益於媒體問題的改善,因為沒有對症下藥。換言之,歸罪於犯錯的記者、劣質的報導或令人印象不佳的新聞媒體,恐怕容易落入個人責備論,而忽略了結構因素才是造成結構問題的關鍵凶手。
三、商業新聞媒體並不是在做慢性自殺的動作,而是被慢性自殺。而造成新聞媒體被慢性自殺,不僅是新聞從業人員自身,更多是因為媒體老闆、廣告商、企業主、名為閱聽人其實是被收視率調查公司用魔法變成的小數點,還有維護公共利益不力的政府、阻礙媒體法案推行的民意代表,換言之,是許許多多新聞業外的他者,共同打造了不利新聞媒體進行專業運作的商業結構,進而使(商業)新聞流失公信力。
四、如果大家同意,新聞業是被慢性自殺,那麼要改善新聞業的問題,不是獨獨要求媒體自律,或者抵制媒體能夠解決這項問題。自律也許能夠解決自殺,但不能解決被自殺。同樣的道理,他律也不全然是壞事,只是要有一個很好很好的媒體政策來鋪底,這才能使臺灣新聞媒體的未來,營養又健康。
關於作者
張春炎。媒體改革學社研究員。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又是媒改社執行秘書兼研究員,又兼任世新公廣系和台大生傳系教師。 學過現代文學、廣告公關和新聞傳播,大學到博士,每次都念很長名字的學校科系。目前同時有的工作身分和要做的事情好像也不少,但最具挑戰的事….是當爸爸,無誤!
共誌
Latest posts by 共誌 (see all)
- 敬,原住民族傳智權!── 反思運用傳統智慧的行銷爭議 - 2021-06-14
- 職棒應援與聲響的魅力:從日式應援到台式跨國電音 - 2021-04-19
- 投書:中天換照的聽證後應重新聚焦四項附帶條款 -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