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勞工影展《貧窮股份有限公司》|從消滅貧窮到貧窮的再生產:人道援助工業化與其貧窮產業流水線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圖/2018勞工影展提供

 

文/蔡蕙如 (共誌寫手、媒改社成員、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我們對「貧窮國家」的印象是什麼?來自西方國際媒體的影像與新聞的視角與再現,大多是一種人民受苦、教育缺乏、兒童缺乏保障、貧窮、戰亂不斷的印象。提到「貧窮」的地方,我們首先想到非洲、中南美洲、中東地區的某些國家,然而有時候連國家位置和名稱都搞不清楚的地方,但第一刻板印象是:那裡的人民(特別是婦女與兒童)很可憐,沒有鞋子穿、沒有衣服穿、沒有乾淨的水喝、沒有教室可以上課、沒有充足的糧食可以吃。有愛心的西方名流樂於援助貧窮國家的人們,從英國黛安娜王妃、安潔莉娜裘莉到U2的Bono,以及知名的科技大亨微軟比爾蓋茲等,似乎成為人道救援的最佳宣傳大使,讓全世界的觀眾,看到他們深入「窮鄉僻壤的地區」,被無助的孩子們圍繞著,以及愛心名流來訪後,孩子展開笑顏的特寫。

 

這樣強烈的「貧窮印象」的確燃起了全球大多數觀眾的惻隱之心,透過國際媒體的宣傳與國際人道慈善團體的呼籲,將全球愛心一起捲入這場「終止貧窮」的積極行動中。國際非營利組織(NPO)多年來也一直不斷成長,企圖改善「貧窮地區」處境,解決「貧窮問題」,以國際人道救援團體為首、顧問公司、各國政府、聯合國、愛心名流與科技大亨等逐漸形成一個巨型的國際人道救援與慈善的運作體系。

 

這樣的國際援助體系由來已久,自二戰後,一方面全世界各殖民地國家逐漸脫離殖民母國在政治和經濟上的直接控制,獨立建國:另一方面,以協助這些剛獨立並且要發展工業的國家為名,例如,以美國為首的農業傾銷(以援助之名)開始大舉進入這些原本有農業生產能力的國家,這些美國國內市場產量過剩的農產品,早期透過各種國際協商與協議,以各種方式進入了這些受援國家。紀錄片《貧窮股份有限公司》裡明確指出,這些看似人道的措施,卻摧毀了當地的農業體系與生態,糧食自給率因此降低,農業生產發生斷層,人們不再耕作,因為只要向教會及人道組織領取糧食(稻米等)即可。而在的的飲食習慣也因受援物資的種類與來源而改變,切斷了傳繷耕作與傳統飲食文化與人民的關係。

 

 

片中訪問一些在地中小型企業家或創業者,如何被人道救援工業所打敗。例如在海地發展太陽能供電系統路燈的小企業,由於這類創新省電路燈的需求大增,讓該企業得以聘雇在地失業青年,有效阻止失業青年進入黑道幫派組織與販毒活動。然而國際援助組織在海地地震後,大量捐贈太陽能板,雖然一方面短暫解除當地對電力的需求的恐慌,但卻也扼殺了當地原有的太陽能板的製造業發展。另一個更普遍為人所體驗的例子是捐贈二手衣物,送愛心到非洲。這個愛心活動即便到現在,在台灣都算是前三名為人所知的國際愛心活動之一。紀錄片描繪了這些從世界各地(特別是以歐美加國家為主)的二手衣進入該國(肯亞)後,該國的紡織工業、成衣產業與棉花農失業的問題。受訪者表示,她媽媽帶小時候的她去買衣服,當時還可以在店裡買到「肯亞製」 「肯亞棉花」商標的衣服,肯亞過去出產獨特品種的棉花,但是現在再也找不到了。特別是二手衣物自80年代進入肯亞市場後,大量紡織廠成衣廠關廠、資遣。而肯亞特別種的棉花也因此消失了。

 

不是說國際的人道援助應該就此消失,而是人道救援在產業化過程中,卻扼殺了原本可以進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地區與國家的可能性。部分國家政治體系仍然陷入嚴重的貪汙以及違反民主制度運作的問題,善款流通不透明(大多數捐贈被少數既得利者或政客把持)、物資的收集與分配的規畫不明確、國際人道組織的援助不瞭解當地文化經濟政治與生態脈絡,反而造成長期的二度傷害。

 

回到問題的核心。有一個很少被質疑的問題是:如果全世界的人道援助自60年代開始至今持續援助這些貧窮狀況的國家,為什麼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甚至整個國際人道救援都工業化了,貧窮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整個人道救援體系發展到最後,越來越巨大而無法消失,在於這個產業似乎也需要貧窮的現象以「永續發展」。改善金融體系、提高當地政府行政效率與民主制度、提高中小企業的自製率與生產率,並且鼓勵當地經濟體系的創新與再生,才是當代國際人道救援活動應該要重新思考的發展方向。國際人道救援組織與西方名流慈善家除了以「西方救世主」的形象救援貧窮地區人民之外,應該破除原有的援助架構與產業,重新構思一個「平等的合作夥伴關係」的產業架構,才能有效看見世界貧窮問題的根源。

 


 

 

2018 勞工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Labor Film Festival

時間|2018/10/20 – 2018/10/28

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國家電影中心

官網|https://www.tilff.taipei/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ILFF2018/

蔡蕙如

蔡蕙如

一個以「民視八點檔連續劇」和「BBC風水世家」的畫面與台詞截圖來體感人生不容易的滯英博士生。時常落入懦弱嘴砲派的自溺與時常反省的情緒陷阱。目前為龜毛的物件囤積派,特別滯英期間深刻體認「格物致新與玩物喪志」之間的模糊與哀仇。
蔡蕙如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About 蔡蕙如

一個以「民視八點檔連續劇」和「BBC風水世家」的畫面與台詞截圖來體感人生不容易的滯英博士生。時常落入懦弱嘴砲派的自溺與時常反省的情緒陷阱。目前為龜毛的物件囤積派,特別滯英期間深刻體認「格物致新與玩物喪志」之間的模糊與哀仇。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