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感|「Computer Grrrls」:從太空探險到雲端情人的性別與科技史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當我們說到擅長使用數位科技、或是以此謀生的人,腦中會浮現什麼樣的輪廓?如果所謂的科技宅或科技新貴是有性別的,那麼女性科技宅/科技新貴在科技文化史裡面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被賦予的刻板印象是什麼?「她們」帶出對科技社會的想像又是什麼?

 

當科技和性別相遇:誰的科技?誰的發展?誰的歷史?

在台灣,宅男、御宅族、科技新貴、資訊工程師、鄉民等本土或外來用語雖然是用來指稱不同類型的群體,混用或誤用也常見,不過卻也構成一個重疊性極高,關乎性別、科技、權力知識的文化想像連續體。Nerd(書呆?宅男?)的形象可以回溯至1980年代的歐美流行文化(例如情境喜劇《救命下課鈴》(Saved by the Bell)裡的Screech,或是《Parker Lewis》裡的Jerry)。這種被描繪成特定領域有所專精的男性角色,絕大部分也扮演不諳交際的「魯蛇」。

 

接著,在網路科技開始普及、美國「矽谷」成為高科技產業和geek文化的代稱,諸如Steve Jobs、Tom Cook、Elon Musk或Mark Zuckerberg,這些科技業執行長頂著高額身價,相繼成為工程師翻身成新貴的指標型人物。在這樣的脈絡下,女性的聲音雖然可以化作iPhone的Siri(Siri為北歐語系中用來為女性命名的單字,涵義是「美麗的勝利」)、Amazon的Alexa、又或者是Microsoft的Xiaoice,卻鮮少在數位科技的討論中以生產者或是決策者的角色現身。

 

巴黎數位藝術和音樂中心Gaité Lyrique 在今年春天檔期策劃的《Computer Grrrls》,便是試圖對數位科技浪潮下性別議題還有人機互動關係提出的反思。這個別有深意的展覽名稱,參照的文化現象是1967年女性雜誌《柯夢波丹》(Cosmopolitan)所刊載「The Computer girls」一文的標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篇50多年前出刊的文章裡,資訊相關產業被描繪成一個利於女性實現自我、展現本色的就業出路。

 

刊載於19674月號柯夢波丹的「The Computer Girls」一文。

 

時至今日,資訊科技在人類生活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內涵持續在轉變,從文書處理走向程式編碼,也從強調細節和協調溝通位移到分析和科學理性[1]。根據台灣科技部統計資料,2018年全國高等教育中科技相關研究人員的男女性別比例約67:33[2],這個數字看似意味著這個「產業」的性別比例仍有一定的落差。但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數位化」普及的當代,我們可以進一步追問的是,會不會這樣的數字背後其實也代表,「數位生活」的其他生產和消費面向,是這些以「成功」和量化資料等相關討論所忽略的 ?而那些被忽略的,關於情感、關於孤獨、關於貧困的掙扎,很可能是促成討論更多元的關鍵。

 

如果說根據Google Analytics統計資料,近年來比特幣交易社群主要只有不到4%為女性 [3],那麼這個如此陽剛、數位科技下的產物,又和19世紀中期開始在資訊科學界嶄露頭角的女性有什麼關聯?展覽首先在一長列蜿蜒曲折的資訊科技年表底下展開,從女性觀點出發、訴說女性長久以來對於資訊科技發展的重要貢獻。例如,英國的Ada Lovelace在1843年寫出被公認為第一段分析機用的演算法;奧地利裔美國演員Hedy Lamarr除了參與第一波有女性裸體的前衛電影演出,更是跳頻展頻技術的共同發明人,這項1941年的科技突破,影響後續藍芽和wifi的發展甚深;又例如1965年,Margaret Hamilton帶領MIT儀器實驗室開發阿波羅計畫中太空梭上搭載的演算軟體。

 

數位科技的生產和消費史:社會監控、情感中介、身體改造

當然,這些歷史的重新書寫絕不能只停留在另一種「英雌崇拜」,更重要的是透過另一種方式閱讀資訊科技發展史,進而思考更多被原本歷史排除的不同族裔、語言文化和經濟背景的個人和群體。參與展出的23組創作者,重新審視女性在主流科技論述中的主體位置,並試圖構想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科技社會,為當代數位科技提供了具批判性,時而令人深思、時而令人發噱的精闢詮釋。透過各種新科技媒材,包括3D列印、YouTube料理教學頻道、聲光及影像裝置、互動短片、虛擬實境(VR),這些創作者挑戰網路上的性別偏見、區塊鏈產業的資本過度集中,以及數位科技時代中無所不在的個人身心超載和社會監控。

 

俄國藝術家Dasha Ilina在她構想的科技不適症中心Center for technological pain CTP)開辦一系列自救企劃。她所提供的建議多半荒謬而且無法具體實行:例如,治療手機上癮的方法是找人用叉子戳瞎雙眼。但這計畫中所羅列出各項科技所帶來的生活困擾,又何嘗不是確實存在的當代病徵。(http://centerfortechpain.com/moves.html

 

 

 德國藝術家Nadja Buttendorf以戲謔的方式在其作品Soft Nails中呈現ASMR(自發性知覺高潮反應:意即透過刺激五感達到身心放鬆的目的。具體例子包括:特定類型網路直播主專門錄製棉花棒掏耳、翻報紙、敲鍵盤等「令人舒服」的聲響)。

 

 

希臘藝術家Erica Scourti在以「Body Scan」為題的影音作品中,批判網路上的性別偏見。透過拍攝自己身體的各部位,例如嘴唇、乳房、腋窩,接著再將這些照片放上主流搜尋引擎查找相關的文字敘述,她發現搜尋結果相當單一化。好比用乳房照片作為搜尋素材,得到的大部分是如何「改善」胸形及大小的建議;下半身照片則是得到如何挑選性感內褲的建議。

 

在數位科技的討論中,如何「優化」使用者的「經驗」向來是產品開發者所關注的事。然而,在這些關於「經驗」的討論和想方設法的營造過程中,卻有更多情感和身體的需求和勞動面向被忽略。義大利藝術家Elisa Giardina Papa的作品「Technologies of Care」便是依循這個關懷,訪問50名提供「數位情感勞動」的工作者(作品片段可見下方影片)。這些在網路上提供情感相關服務的工作者,多半採取自由接案的形式在交易平台張貼廣告。她們的居住地遍布許多國家,例如美國、菲律賓、希臘、委內瑞拉、巴西等。從提供令人「耳朵懷孕」演出的直播主,到交友軟體上陪聊天的鐘點女友;從線上提供一對一網路交友指南的愛情顧問,到部落客雇用來提升的按讚留言數的人頭粉絲……這些豐富的訪談資料捕捉到的社會問題主要在於:其一、非典型勞雇關係下惡劣的經濟現實(例如,位在希臘的受訪者表示,這樣的工作雖收入微薄、卻不無小補。加上透過線上平台收取的工作酬勞是美元,在國家破產之際是最可靠的一線生機)。其二、情感需求商品化使得資源分配問題以更量化的形式浮上檯面(例如,一名提供按讚留言服務的網路人頭,曾以一則留言五美金的價碼在一名自稱沒有朋友的「雇主」頁面下定期製造人氣)。

 

 

義大利藝術家Elisa Giardina Papa的作品「Technologies of Care」(勞動者之二:社群網站上的人頭粉絲),探討數位時代下的情感勞動。

 

 

回到最初的提問,資訊/數位科技的發展史,能由什麼不一樣的權力關係切入?我們又能在了解這些被忽略的聲音之後得到什麼啟發?重新看待科技的歷史,是重新觀照個人在數位化生活底下究竟活成了什麼樣態,同時也是重新看見這些標舉能夠洞察人心、操控情感的科技背後,實實在在的愛恨血汗。

 


 

[1]更細緻的討論可以參考Nathan L. Ensmenger所撰寫的The Computer Boys Take over一書(2012年MIT Press出版)。
[2]參考網站:https://news.microsoft.com/zh-tw/ada-fair/
[3]參考網站:https://news.bitcoin.com/why-arent-there-more-women-in-bitcoin/

 

陳維平

陳維平

外冷內熱的浪漫主義女子,偶爾耍廢發懶的務實行動派。目前在法國巴黎高等社科院社會學博班思考人生。
陳維平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About 陳維平

外冷內熱的浪漫主義女子,偶爾耍廢發懶的務實行動派。目前在法國巴黎高等社科院社會學博班思考人生。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