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編輯室報告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editor_no9

或許是影視材料來源和選擇太多的反作用,我和許多在大學教書的朋友們都有同感:現在年輕人看的電影數量實在很少。每次在課堂上舉例詢問,「看過xxxx這部電影的請舉手」,舉手的人總是寥寥可數,即使是最商業的大片,看過的人也不算多。但我想我會永遠記得,一次偶然機會剛好問到《霍爾的移動城堡》,全班四十幾個人幾乎都舉了手的景象。

這就是這一期我們要做宮崎駿專題的最重要理由。

然後,從這一期開始,我們要嘗試一些新的東西,為《共誌》正在籌備的大轉型做準備。《共誌》的轉型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強化網路平台,增加即時、常態的文章產出和流通(工程進行中,請期待!);另一個是引進新寫手,增加三十歲以下作者的寫作比重,讓《共誌》呈現的觀點和題材光譜擴大。

這一期,我們先推出了兩個全新單元:「文化誌」和「勞動誌」。「文化誌」是給對於各類通俗文化有獨到觀察或深度參與的寫手們,發表不拘形式和話題的文化評論。這一期我們先有陳怡秀和謝碩元漂亮登場。而「勞動誌」則是讓進入傳播產業各個部門工作十年以內的年輕傳播勞動者,提供他們五味雜陳、五花八門的勞動經驗和體會,讓我們可以更寫實地認識到台灣傳播勞動現場的複雜面貌。這一期,廣告業的林組長(筆名)和出版業的島本(筆名)率先開講。

當然,除此之外,《共誌》過去頗受歡迎的一些單元還是會繼續。包括「共評論」(改為「共論」),本期有唐士哲探討台灣電視劇生產的新可能,以及蔡惠婷對「國片」新定義的討論。「共青年」訪談了來自香港的林輝,他是一個香港社運青年,也是一個行腳世界的另類背包客。

這一期,應該會很精采。一起來吧!

魏玓

魏玓

在交大傳科系教書和做研究。
最想有空好好看一場電影、讀一本書,或聽一首歌,
然後最近正在忙這尋找實現的方法。
魏玓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About 魏玓

在交大傳科系教書和做研究。 最想有空好好看一場電影、讀一本書,或聽一首歌, 然後最近正在忙這尋找實現的方法。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