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專題「當大師神隱」前言
吉卜力美術館。 圖/張雅晴
日本吉卜力動畫工作室(Studio Ghibli)從1985年成立以來,其動畫長片屢屢在日本創下票房記錄,在東亞地區,甚至在歐美市場,也都享有一定的觀眾和評論的支持,包括《神隱少女》在2002年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2003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獎。吉卜力靈魂人物宮崎駿(Hayao Miyazaki)已然成為舉世知名的動畫作者,也被認為是當前日本動畫藝術的頂尖大師。年事已高的宮崎駿近年來數度表明退休意願,但又數度回任導演,但是在2013年的《風起》推出之後,他正式宣佈退休。
而與此同時,各界一方面在感嘆《風起》竟真將成為一代動畫大師的封筆之作,另一方面也對於吉卜力的未來感到悲觀,有不少傳言(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網路文章)相信,吉卜力將在很短的時間內無以為繼、關門大吉。真的嗎?
這類文章有兩個主要論點:第一,吉卜力之所以沒有提早做好「後宮崎駿」時代的安排,跟宮崎駿驕傲、嚴苛的個性有關。第二,吉卜力長期以來走的是資本和勞力密集的小規模企業模式,終究無法適應當前的產業和市場趨勢。這些文章言之鑿鑿,但是不僅缺乏論證資料來源,仔細一看也是似是而非。
有關宮崎駿人際關係和親子關係不好的傳言由來已久,但真實情況如何,無從得知。不過布希亞老早提醒過,在媒體時代名人的真實面貌其實並不重要,將之拼拼湊湊拿來做推論的證據,更接近是八卦議論而非報導分析。例如,有文章指出他以前把庵野秀明(以《新世紀福音戰士》成名)趕走,但是卻忘了在封筆作裡庵野秀明接受宮崎駿的邀請,擔任男主角配音的情誼。
至於吉卜力生產模式的分析,也是一樣的想當然爾。不說別的,就說吉卜力是個小工作室,顯然是對於300名員工(這可不是小工作室的人數)以及內部精密分工和完善人事制度視而不見。而刻意描繪的手工業印象,也是忽略了由鈴木敏夫領軍的各式各樣不一而足的行銷手法和商業活動(包括前面提到的宮崎駿的人際關係和親子關係也都不妨放進行銷的框架裡面去理解),更別忘了在全球市場上,吉卜力的合作對象是迪士尼集團。
吉卜力和宮崎駿,從產業模式到影片內涵,其實還有好多好多謎啊!
宮崎駿雖然來自日本,但是對台灣橫跨三、四十年的觀眾而言,卻是少有的共同經驗和記憶,在這個「大師神隱」,世界各地也掀起對宮崎駿「再認識」風潮(例如,今年英國威爾斯的Cardiff University就舉辦了一場宮崎駿學術討論會,列出的相關子題高達十數個)的關鍵時候,我們似乎也不該缺席。
《共誌》這次製作這個專題,有來自日本的觀察,也有台灣本地觀眾的調查分析,但都只是一個初步嘗試;不敢說包羅萬象,更不敢說如何權威專業。唯一保證的是,我們希望夠和所有的宮崎駿動畫觀眾握手來分享這個專題……讓我們一起跟著《天空之城》的巴魯和希達大喊:「巴路斯(バルス)!」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吧!
魏玓
最想有空好好看一場電影、讀一本書,或聽一首歌,
然後最近正在忙這尋找實現的方法。
Latest posts by 魏玓 (see all)
- 下一次,神鵰在哪裡發威? - 2018-12-03
- 梁啟超一百多年前就預見了假新聞? - 2018-11-05
- 《狂徒》終於為台灣電影給出了選擇題 - 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