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榮豐
對你來說,背包客是什麼樣子?年輕、敢於冒險、探求新事物?你能想像阿公級人物當背包客出國嗎?《花漾爺爺》這個韓國綜藝節目就是四個平均年齡過七十的爺爺帶你出國玩,透過他們的視角,讓你看看不一樣的台灣。
爺爺們在淡水合影(圖/ntdtv)
或許爺爺們不懂得製造笑點與設計節目橋段,但是他們自然不做作的誠實感想,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在吃東西時說出「要吃美味的芒果冰,就一定要到台灣,」;到了花蓮太魯閣,爺爺們看到鬼斧神工的峽谷時讚嘆,「很美、很壯觀!沒想到人生活到快80,還能看到這種景觀。」跟著這群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爺爺們旅行,或許更能看到背包客眼中的台灣。
《花漾爺爺》是由韓國家喻戶曉的資深演員李順載、申久、朴根瀅、白一燮擔綱主角的實境節目,另外有男星李瑞鎮充當領隊的「挑夫」,到歐洲與台灣自由行。韓國播映時,收視率最高達9.8%,創同時段最高。2013年11月,這個節目由台灣東森戲劇台引進,一播出,即成為週日十點綜藝節目檔收視冠軍。
而是什麼樣的特點,讓《花漾爺爺》比其他旅遊節目更能抓住觀眾的心?什麼是它吸引人的真正原因?
重點不是目的地 而是過程
四位爺爺各有特色
李順載爺爺個性急,凡事都想盡快解決,所以在旅行時,順載爺爺最坐不住,永遠是走在最前面的領頭羊,常常只能看到他的背影與健步如飛的步伐。
申久爺爺個性圓滑,屬於團隊中的中和劑,當有爺爺鬧脾氣或有任何火藥味出現時,就會看到申久爺爺從中調和,把團隊的氣氛維持良好。
朴根瀅爺爺大部分時候都很文靜隨和,但偶爾會講出讓大家都噴飯的名言,他脫隊跑去買紀念品給家人時,真的讓人跌破眼鏡。
白一燮爺爺看起來很親切,但個性根本就是個大孩子,常常走不動就馬上找椅子坐,不想繼續旅行,這時候就要申久爺爺出馬安慰,不然旅行可就要中斷了。
四位爺爺個人特色皆很鮮明,一起旅行碰出許多火花(圖/Nuna 的主觀意識)
為什麼拿一張地圖走了一整天?
因為是背包客,所以從下飛機的找路、訂飯店到每個景點之間的接駁,都必須由爺爺們自己負責,這個節目透過爺爺們的親身經歷,試圖打造一個完整的旅行。本來只需要6分鐘就能到達下榻飯店,卻因為看不懂/找不到/不會認門牌號碼而整整花了四、五個小時,爺爺們在羅斯福路與師大路的交叉口尋尋覓覓,而碰上好心的台灣人指路,卻每每被帶向另一個陌生街口,導致找了好幾個小時才能到達飯店。
爺爺在路上問路,遇到指錯路的民眾(圖/截圖於Bananaidol)
旅行經費 精打細算
以往的旅遊節目,所有的經費安排與規劃,可能都有隱形的手在背後安排妥當,主持人只要照著腳本順著介紹就能完成,但在《花漾爺爺》中,景點遊覽、飯店住宿、品嚐美食等各方面,都要有所規劃。因此節目中會看到爺爺們與製作組有訂房和飲食上面的逗趣協商。例如,怕爺爺們訂不到房間,先幫忙訂房的製作組,要跟爺爺們收房間錢時,卻遭到爺爺們含混呼嚨,用一句謝謝就想帶過/賴帳不付錢;在鼎泰豐時,爺爺們想盡辦法要吃更多的美食,寧願隔天跑更多行程、景點來一飽口腹之慾。
申久爺爺事前為下個景點規劃路線(圖/截圖於Bananaidol)
人性衝突 感情真摯
與其鉅細靡遺的介紹行程,這個節目更著重爺爺們做為背包客的感受。四個爺爺們彼此之間個性完全不同,會產生的火花與碰撞也就更精采,急性子的李順載爺爺,習慣凡事走在前面,一刻都等不得;懶惰的白一燮爺爺,走一段路就要找地方休息;朴根瀅爺爺看到伴手禮,會立刻停下來幫家人挑選,甚至直接開始殺價;申久爺爺喜歡喝酒,每頓飯局都恨不得喝上幾杯,這些不同個性的爺爺們湊在一起,就會產生許多不同的事件。
白一燮爺爺找飯店找累了,打算拒走(圖/截圖於Bananaidol)
《花漾爺爺》對台灣帶來的影響,說不定比大明星的廣告還更打動人心,許多旅遊節目喜歡用綜藝效果搭配當地景點,透過結合當地歷史與美食,試圖讓觀眾更有興趣。但花漾節目裡的爺爺們,每天都想吃芒果冰,對於台灣念茲在茲的就是水果、小籠包、牛肉麵,而這些對於台灣的印象,很真實也很貼近大眾。一般節目的主持人會攤開一張地圖,在羅斯福路與師大路上徘迴尋覓兩個小時以上嗎?一般節目主持人會因為走路走累了就找地方休息不想繼續旅行嗎?這些在以往旅遊節目看似瑣碎,最後會被剪掉的畫面,在《花漾爺爺》中一一呈現,反而成為最吸引人的片段,也證明旅行的過程和經歷才是最引人注目的。
《花漾爺爺》一行人與挑夫李瑞鎮的異國旅行(圖/韓星家園)
跟著爺爺們的腳步走遍台灣景點,搭乘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台北捷運、公車,抵達各個景點時,伴隨著台灣觀眾朗朗上口的周杰倫與五月天的音樂,讓韓國觀眾更有在地感受,這些都是與以往旅遊節目很像卻又不一樣的地方。還在覺得自己不能當背包客嗎?看到爺爺們一一體驗在異國發生的特殊經歷,如果羨慕他們可以在語言不通的國外恣意暢遊,為什麼不背起背包自己體驗一次,卡起優喊卡價!(一起去旅行吧!)
關於作者
蔡榮豐。半個天龍人,在台北求學後,對台北的熟識程度比家鄉還高。目前為師範大學大傳所學生。
韓流在文創的深耕是有目共睹,台灣如何從韓國流行文化成功的方式上效法,讓台灣擁有更好的軟實力,是我們都應該努力追尋的目標。
共誌
Latest posts by 共誌 (see all)
- 敬,原住民族傳智權!── 反思運用傳統智慧的行銷爭議 - 2021-06-14
- 職棒應援與聲響的魅力:從日式應援到台式跨國電音 - 2021-04-19
- 投書:中天換照的聽證後應重新聚焦四項附帶條款 -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