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面對中國、面對自己的失語症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640_min圖/Stock up

 

在台灣,有效發行全國的綜合報紙,主要有四家,有人以所謂的「統派」與「獨派」報紙相稱。不過,以統獨分類報紙,多少有些誤導。

政治大學從1992至2013年的民意調查顯示,偏向獨立或維持現狀的人,已經增加到了去年的81.7%,願意(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根據「一國兩制」而)統一的人是11.1%。

《自由時報》在六四以後裁撤中國大陸的新聞版面,至今報導中國新聞,很少正面,多數不但負面,且不忌醜化。《蘋果日報》反對中共(的當權派),對於兩岸的終極立場不一定與自由相同,但其新聞不憚於揭發中共的負面行徑,與《自由》大致沒有兩樣。《聯合報》以前比較強調「統一公投」,也就是兩岸假使要統一,就得公民投票,近年說「大屋頂中國」,但歷來都是中華民國派,假使中國無法同意讓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處於相同政治位階,謀求未來,而二十一年的民調明確顯示,統一公投不可能過關,那麼,若將《聯合報》定位為統派,不一定準確。

最後是《中國時報》。

過去,它是邦聯路線,剛好也是連戰與馬英九的主張,甚至大多數淺綠,或者認知國際現實的俗稱獨派者,很有可能也不會排斥這個選項。然而,中共至今沒有接受這個立場,這樣看來,2008年底以前的《中時》也說不上是統派。金融核子爆炸之後,該報應該是變化了,是有可能穿上統派的標誌,不過,即便這樣,它在報業市場的份額,可能仍然低於前述百分比所顯示的統派人數比例。假使《中時》目前採取的是統一路線,不妨也看作是反映了局部的台灣民意,應該予以尊重,雖然更值得斟酌的是,假使統一,是不是只有一國兩制這個模式,以及,如果存在所謂的中國模式,這個模式對於兩岸四地的華人,是否應該支持。日後,這些都是需要再作思辯與澄清的關鍵課題。

眼前,通過以上台灣四家綜合報紙的扼要定位,是要表明,台灣報業當前的結構(電視比較複雜一些)大致符合台灣人們對未來要與中國(大陸)發展哪種關係的心向,因此近半年來香港所發生,香港記協前會長麥燕庭女士所說的新聞自由倒退的情況,也就是「港版壹電視遭封殺 21萬人嗆上街、中共審查制 國外作家紛紛低頭、《殺佛》誠品拒上架︰服貿還沒生效 就糟成這樣、希望之聲-央廣 爭議再起 、港無線電視 禁壹傳媒採訪、兩岸媒體交流 拒邀《蘋果》 《自由》、明報員工交聯署信 求解釋換總編、香港又一傳媒被中資抽起廣告、干涉港輿論 中資擬設新媒體、中國抽廣告 更要反服貿、 聲援香港 政大生發動連署獲千人響應、劉進圖被砍 《中時》獨漏」等等新聞所顯示的情境, 大多數(九成以上)的台灣報紙讀者,是有機會知道的,如果他們讀報還不是漫不經心,他們也會擔心與感同身受,即便對於2003年7月1日遊行以來香港的變化軌跡,台人必有生疏之處。

除了新聞,香港作為東方的(戲院)電影重鎮、電影做為香港大眾與市民文化的一個重要成分,在1997年以後的下滑幅度,更為驚人。當然,這只是香港自己的縱向比較,假使從台灣的角度考察,不能這樣看待,畢竟,台灣本地電影佔有總票房比例的數字,半世紀以來,最高也只是1980年的17.62%,香港的最低數字,台灣至今竟還難以企及。

1977年,港片佔電影票房達50%,好萊塢不是對手,其後直到(含)2004年,最低僅有一年,是38%,卻有8年超過七成,在這28年之間,港片平均佔有率是54.96%!這個成績舉世所無,對比擁有高額影視基金(每年兩百多億台幣)挹注的法國;或者,對比近年補助金額每年約十五億台幣,外加銀幕配額維持電影的公平競爭環境,不讓好萊塢予取以求的南韓來說,香港的成績簡直不可思議的好。在1997年以前,港府基本上沒有電影補助或協助,其後雖有,規模不大。這樣看來,有關「香港電影衰退的原因:導演的缺乏創新、劇本的老套、演員的墨守成規」(這些原因有哪一項不能用在好萊塢?)等檢討是否準確,有待評估。

2004年以後,雖然港片票房比例,確實一路走低,2005年至31%,其後每況愈下,2006年25%,去年21.7%而前年22.1%。港片相對衰退,表現在台灣就是先前港片佔有15-25%的台灣電影市場份額,大部分也在港片欲振乏力的空隙中,遭致好萊塢的襲奪。因此,1998至今的台灣電影票房,除2008、2011、2012與2013年,九成或更多是好萊塢的禁臠,並且,前述四年觀看好萊塢電影的人次並未減少,只是比例相對降低,因為台片觀眾底數太低,致使增加幅度,必然遠大於好萊塢觀眾人次的增加。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港片的式微?答案不是那麼清楚。但美聯社記者的專文〈香港電影向大陸尋求復興之路〉後一個月,《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出爐,至少事後諸葛顯示美聯社的說法徒留諷刺。最好的情況下,《安排》也許促使中港合製的片量與(合製)港片在中國市場收入有所增加,但與此同時,港片佔有本地電影的比例則如前面所引,其實是急速下降了。這個對比是說電影經濟的收之東隅、失之桑榆嗎?電影只是經濟嗎?假使加上中港的影視文化交流之需要,並且是跳脫短視逐利歸私的文化相互啟發、增進彼此理解的需要,《安排》做得夠、做得好嗎?

1997年,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開始執行調查,香港平面與電子傳媒通通入列,即便有人對這些結果有其微詞,但至2013年的六次調查,通過相同問題所得到的靜態(而不是通過審議後的)主觀意見分佈,仍然值得參考。特別是,這六次的調查有個相當一致的發現:香港電台這個擁有數個收音機頻道,但還沒有獨立電視頻道,由港府代替港人提供營運資金的傳媒機構,公信力是八家進入查訪的電子傳媒的第一名,假使再把二十二家報紙也列入,仍然高居第一(在1997、2001、2006、2009、2011與2013等六年,2006與2009兩年,香港電台略遜於南華早報,其餘四年則勝過)。公信力最低分一、最高分十,香港三十家傳媒的整體得分,平均從6.46(2001)降至6.18(2013),香港電台則是7.52至6.99。1998年以來,香港電台、所有私營商業電視、學界與廣告界合作的「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看了電視之後,留存印象並且得到了有所收穫的感覺;收視率則不管觀眾的感受好壞,良寙、印象有無不論,收視率只關心觀眾看是否打開電視畫面)調查,歷年評選也都是港台成績最好,2013年,香港電台的平均欣賞指數70.79分,無綫電視66.68分居次,有線電視66.25分,而亞洲電視是63.85分。

港府在2006年1月成立《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檢討公共廣播角色,決定港台前途。到了2009年9月,特首曾蔭權似乎曾經宣佈,香港電台未來數年內即將升級,收音機之外,另要自擁數個電視頻道,不再如同現制,只是責成私人商業台播放其節目。可能是因為獨立設置電視頻道對港人的吸引力不夠;可能是港台的相對高公信力不能轉化為港人對港台的支持;港人可能認為港台建立電視頻道只是港府,乃至於中方意志與權力的延伸(如2011年9月委任鄧忍光為廣播處長引起的抗議風波),可能是港府的行政怠惰或……等等考慮或原因,這個政策好像業已消失。去年,港府已將無線頻譜「轉給」其所中意的私人,因此未來港台自擁無線頻道的政策,可能算是落空了?

但香港與香港傳媒的自主空間與效能,未來是否能夠增加的問題,不會因為港台是不是應該有,以及是否會有機會取得無線電視頻譜而結束。對於香港,對於台灣,相同而還是必須面對的眾多問題,仍然包括政治的公權力是不是必然成為新聞自由之敵。假使如此,我們無從選擇,只能敬政府而遠之。

只是,海外多有成例,證明政治公權力的介入方式,才是影響新聞自由之內涵及其是否能夠發揮作用的關鍵。政府低度介入,欠缺傳播想像與政策的台灣,雖然近年以來的(消極)新聞自由相當值得珍惜,但其之所以值得珍惜,是因為眾多前輩在爭取在先,不是因為政府不作為所幸致。瑞典、挪威、芬蘭與丹麥等北歐國家,不但至今是高福利國家,稅賦也重,同時也對於其電子與平面傳媒有較大規模與奏效的介入,因此其傳媒的商業競爭之失靈程度得以獲得較好的糾正,多年以來,北歐四國在新聞自由評比的得分,都是名列前茅,雄踞接受調查百餘國家之首。

海外成例固然無法自動轉化在本地適用。各國、各地也都有各自的獨特性,惟若要讓傳媒擁有完整的自由,傳媒的運作不至於有動輒得咎之虞,與此同時,傳媒也可以擁有充分的資源,善事發揮告知、監督、娛樂與教育的功能,那麼,欠缺政治公權力的有效介入,亦無可能。

港人現在對特首沒有信心、沒有好感,台人對總統的心情,如出一轍。來日換了特首,換了總統,也不必然代表低迷的狀態就要谷底翻身。身處這個情境,階段論的認知,也就是要求先解除眼前的不自由與受壓抑之處,後議其他,雖然是可以理解的反應,但不宜成為唯一的選擇。在營造改變動能的同時,未來的願景必須同時兼具正面與負面表列,「反對與我要」理當並舉,那麼,有朝一日,港台的社會動能有了進境,得以也讓《我們創造了查維茲》的時候,兩地的傳媒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不再失語禁聲。

 

馮建三

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登頂猴山五百次,台灣268座三千公尺高山五十次;預定隱於市之前,完成一千次與一百次,並將發表曠世巨作,書名定於古巴革命六十週年時宣布。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About 馮建三

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登頂猴山五百次,台灣268座三千公尺高山五十次;預定隱於市之前,完成一千次與一百次,並將發表曠世巨作,書名定於古巴革命六十週年時宣布。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