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柏克萊,我看反服貿運動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人在國外,看著反服貿運動,可能比在國內更焦慮,但也許因為有一些距離,不知道是不是會比較冷靜?不管如何,在這幾天超量尋找和接收訊息之後,想到兩個點跟傳播專業有些關係,沒有能夠親自到現場和同學們討論,只能很零散地寫出來,向各位正在立法院為台灣社會奮鬥的年輕朋友致敬。如果因為距離而有一些理解不對或論點過時的地方,還請原諒並指正。

一、 反服貿有兩種?

對於運動現況,目前主流媒體上有一個流行的論述框架,是說:你究竟是「反服貿」還是「反黑箱服貿」?臉書上,有不少人在發言時,也得先自我表白,我到底是哪一邊,然後才敢開始說。也有人一開始就要驗明人家正身,才決定怎麼對別人說。甚至主流媒體還要抗議現場的學生說清楚講明白,你們到底是反哪一種。會有這樣的框架,主要顯然是因為這次國民黨政府和立委亂搞程序,罪證確鑿,不管哪一家媒體或是反反服貿人士都不能不承認。所以反黑箱服貿相當具有正當性,但是你敢反服貿的話,接著就會有人質疑,你真的搞懂服貿了嗎?你敢承擔不簽服貿的後果嗎?這些大帽子,壓力很大,所以很多人會暫時選擇聲明:我不(一定)反服貿,但我反黑箱服貿。

 

s6-1
攝影/張十七

 

我覺得這個思考框架是一個陷阱。當然,這兩件事情不一樣,殆無疑義。不過,別弄錯了,把這兩件事情搞在一起的,明明是國民黨(當然提不出替代性經濟政策方案只會一味抵制的民進黨,以及一些只會亂報新聞的主流媒體也要負責),又不是發起運動的學生!明明就是國民黨政府沒有好好做公共討論和溝通,讓一般民眾盡可能理解這項政策的內涵和後果在先,接著又偷偷摸摸亂搞程序強渡關山,於是服貿跟黑箱服貿就分不開了,就算馬英九的服貿真的再好再對,也沒有用了。

反過來說,假使服貿真的那麼好那麼對,幹嘛用低級手段通過呢?幹嘛不好好、耐心地面對和處理國內民眾的疑慮?不要告訴我不趕快簽服貿會來不及救台灣的經濟,因為你們這樣繼續亂搞會連台灣的政治和社會都來不及救!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都一樣重要!所以,該立即選邊站、好好說清楚講明白的是政府、是立委、是政黨、是媒體,怎麼會是抗議的學生?

二、 年輕人、另外一些人以及公共溝通

在這次運動中,如果你碰到來自爸爸媽媽、長輩朋友們的質疑,不管他們是基於不希望你去參與社運,還是基於不覺得你應該去反服貿,我覺得都可以先給他們一點體諒,不要看不起他們或跟他們嘔氣。我想大家都會同意,台灣晚近二十年來的經濟和社會情勢,除了少數富二代之外,愈來愈多人身受其苦。失業率居高不下、勞動條件下滑、所得跟不上不斷上漲的物價和房價,不僅是年輕人鬱悶,各位的哥哥姊姊爸爸媽媽們也都一樣。擴大來想,廣義的爸媽兄姊們,其實也是受苦的「台灣人民」。他們的心情和想法,政府和政黨不重視,但我們做為他們的同胞、親人,卻不能不重視。我們應該跟他們站在一起,別讓他們跑到不關心他們的政治勢力那邊去。

這個就牽涉到最近很多年輕朋友都說了,堅決反對以不當程序通過的服貿,服貿不是不能談,而是需要經過理性的公共討論程序,而這顯然是這次國民黨沒有做到的。這一點訴求當然很對,毫無疑問。政策本身不管是好是壞,如果沒有經過公共理性討論,正當性都不夠,即使是好的也變成壞的。不過,我們或許還得再多想一下,到底什麼叫做好的公共討論?這到底該怎麼做或該做些什麼呢?多召開公聽會(公聽會不是沒有開,但公聽會到底有沒有用?怎麼用?)?上網徵求意見?政府公開資訊?公民審議?民意調查?媒體報導監督?這些可能都是必要的,但也可能都不是最關鍵的或最可行的;尤其是,這個問題的解決和落實,牽涉到台灣社會和公民的特性、歷史和現狀,的的確確是知易行難。

舉例來說,不諱言的,服貿問題爭議跟簽署對象是中國大陸有密切關係(我不記得過去我們多次在雙邊貿易上對美國讓步有激起太多的社會反應,大家也可以想想,為什麼?)。我們需要好想想,因為某些歷史和現實原因,在台灣,一碰到兩岸或中國問題,公民社會就會出現溝通當機,就根本理性不起來,如果這是事實,那我們該怎麼辦?所以所謂理性公共討論這個問題,不是理念口號上說一說,或是死硬堅持西方的民主理論(像是公共領域或理想溝通或是民主審議等),或是照搬西方實踐經驗,就一定可以達成的。老實說,以我的專業來看,台灣到底要在公共議題和政策上進行公共討論,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準備,還有很多嘗試得進行,也因此還需要很長時間。

但我們都清楚,這件事情不可以不做,否則台灣政治還是沒救。這也是我自己最為關心和焦慮,同時我也很期盼年輕朋友們一起來思考和投入的問題:台灣的理性公共討論,到底可以如何實踐和展開,以創造具有在地社會基礎和特色的理想公共溝通情境,並對現實政治產生影響(想想,該如何讓我前面所說的,看起來很難溝通的「爸媽兄姊」們,能夠參與進來所謂的理性公共溝通)?學生、民眾、社團該怎麼做、扮演什麼角色?還有,很重要的是,媒體環境該怎麼配合?(還記得反壟斷運動嗎?除了不要有壟斷的媒體,還需要什麼樣媒體資源和運作條件才能夠有助於公共討論溝通?)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如何搭配(這個你們都是專家)?

我尤其期待參與反服貿運動的傳播科系學生,除了運用自己的新聞技術和能力報導現場,除了發揮自己解讀批判媒體和新聞的知識,還能夠比別的同學再多想一想,多說一說,台灣媒體環境該怎麼改革,才能配合上、甚至引領我們對於台灣政治改革的期待。

魏玓

魏玓

在交大傳科系教書和做研究。
最想有空好好看一場電影、讀一本書,或聽一首歌,
然後最近正在忙這尋找實現的方法。
魏玓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About 魏玓

在交大傳科系教書和做研究。 最想有空好好看一場電影、讀一本書,或聽一首歌, 然後最近正在忙這尋找實現的方法。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