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遺珠的看頭——關於《1917》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寄生上流》狂掃四項公認最大獎,一時風頭無兩,對比之下《1917》入圍10 項奧斯卡,最後只拿到「最佳攝影」等技術獎項,對粉絲而言,當然是有些差強人意。但奧斯卡本來就有其政治考量,而這次的抉擇就事後論而言,主辦方還真的頗有腦袋,除了對於鼓勵世界電影、文化多元發展而言,具有指標性的正面意義之外,如果《寄生上流》鎩羽而歸,負評一定比好評多,起碼也會被罵幾句了無新意:相較於《寄生上流》乃至於《燃燒女子的畫像》,全片以男性、白人、英語、西方視角呈現的《1917》,的確看來是有那麼一點不合時宜。

 

但是,假如我們暫時回到奧斯卡頒獎之前去看這部片好了,我們會發現其實《1917》也沒有這麼主流,起碼就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題材來說,相較於二戰來講還真的蠻冷門,要能夠回想《1917》之前一部以WW1為背景的成功商業片,只能想到《神力女超人》(2017),然後就是《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跟《非洲女王號》(1952)這種老片。除了一些好萊塢政治正確的原因外,「一戰」大致上是處於作為歷史片來說太現代,拍成戰爭片又太歷史的尷尬位置。因此《1917》能以純一戰題材累積近3.3億美元的票房,其實已經不錯(btw,《敦克爾克大作戰》累積5億多),或者說必定有其厲害之處,起碼就商業片來說,絕對是有其「好看」之處,當然我是認為本片非常具有娛樂性!

 

就電影本身來說,導演以「擬」全片一鏡到底的魔術,以及特別挖了一英里壕溝讓主角玩跑酷,就讓我覺得這片不買票用大銀幕欣賞必定可惜,甚至可說IMAX就是為了這種爽片而生也不過分(正如4K螢幕是為了韓國女團而生)。而攝影Roger Deakins從《巴頓將軍》(1991)以來近30年,不僅沒有過時,配合特效反而更顯出神入化,例如主角從昏迷中甦醒,打開門看到燒夷彈照亮整片夜空,紅色的光如夢似幻,宛如崩世光景,除了有股科幻feel,也令人不禁聯想到《鬥陣俱樂部》最後一幕:布萊德彼特與海倫娜·寶漢·卡特攜手看著大樓爆破崩塌的寓言式美感。

 

 

諷刺的是,《1917》精緻的攝影與場景編排,反而變成被詬病之處,「只有攝影好看」、「劇情單薄」之類的批評不絕於耳,但我個人實在覺得,正所謂大音希聲,這片恰好用一個單純的故事呈現出「人類的讚歌」(by 漫畫Jojo),讓送信這麼單純的一件事,呈現出高尚的情操、戰爭的無理等複雜的問題。也可能是個人一向比較讚賞,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人類的題材或呈現方式,所以相較於後勁一波波的《寄生上流》,我始終都是給《1917》很高的分數(一直這樣比較實在是被奧斯卡牽著鼻子走……)。

 

是說,最近武漢肺炎對於電影產業的衝擊,其實也讓我不禁思考,《1917》這部片其實還蠻適合製作成VR電影,主角的際遇彷彿我新訓生活的真實重現,耳邊響起上士「跑起來啊」的訓斥聲,腳踏噁爛的爛泥巴行軍、臭臭軍用卡車,以及看到正妹的救贖感等等,之前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神鬼獵人》、《鳥人》導演)就拍過一部VR電影《Carne y Arena》,讓VR觀眾彷彿置身美墨邊境體驗難民的心情,不過光是想到視角要怎麼安排,劇情又要怎麼改,腦袋就開始痛,還是留給專業人士思考。

 


 

要挑毛病的話,我會說Benedict Cumberbatch演出實在讓人有點出戲,你是在刀疤什麼...

 

圖/取自IMDb

吳柏羲

吳柏羲

北漂的岡山囝仔,以美女家自居,立志成為網美界的舒國治 (-̇᷇̂ᴥ ̇᷇̂-)
吳柏羲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Tweet about this on TwitterPrint this page

About 吳柏羲

北漂的岡山囝仔,以美女家自居,立志成為網美界的舒國治 (-̇᷇̂ᴥ ̇᷇̂-)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