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服貿」作為近年來台灣社會最重要的一場公民抗爭運動,短瞬間引爆出民間社會眾多討論。就在學生攻陷立法院、展開學運序幕的三月中旬,英國的《經濟學人》雜誌刊出幾篇專文探討「權貴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雖然內容與台灣的學運沒有直接關連,但由於這次反服貿運動中,所謂「中國模式」的權貴資本主義成為討論重點ㄡ
作者:共誌
太陽花映照出的網路素養
太陽花學運初起,不久後社群網站掀起「刪好友潮」,原因是無法認同友人觀點;或者,在324佔領行政院的警方驅離行動中,錯位照片、鎮暴警察竟無警徽等錯誤訊息大肆流傳,直接或間接促成警民對立情緒;亦不止一次傳出,運動者對不同媒體抱持著程度不一的善意或惡意。其間縱或仍有可深議之處,但這些狀況是否顯示了,我們仍然習於對立多些,而非對話?
沒配套 服貿會流失人才
太陽花學運開始之後,馬總統在一次說明的記者會中提到,年輕人的夢很大,我們不應該把他們綁在台灣,鼓勵年輕人把工作志向放在對岸,放在海外,離鄉逐夢。這個論述引發了對於人才流動的疑慮和討論…
當心外資 ── 反服貿還是反跨國資本剝削?
對服貿協議的疑慮已有諸多討論,近期續有學者連署反對開放廣告服務業以及印刷業,核心要義擔心台灣自由民主多元環境受到威脅。論者假設陸資來台進軍廣告服務及印刷業,會進一步影響內容,造成前述負面影響…
反服貿特刊|目錄
反服貿特刊 佔領媒體!
服貿對傳播的可能影響
服貿對傳播影視、發行、印刷、零售、電信等相關產業的影響,以及文化衝擊的整理。
比服貿更快更有效:傳媒事業自由化及其不發展狀態
資本家鼓吹自由貿易常說,開放的市場有利於商品銷售,銷售擴大了就需要更多的雇工,經濟就可正向發展。但這個說法沒提的是,隨著資本移動的自由度提高,除了商品價格的均化,市場間的差異質性也要逐漸抹平。所以巷口雜貨店被7-11取代的故事,會擴大成國際的規模不斷地發生。
進化中的「台式民主」
「台式民主」不完美,甚至還有不少顯而易見的病痛在身,但它也有著無比豐沛的能量,保證它可以繼續自我完善,不斷地自體療愈,從幼稚走向成熟。套用胡適的話,民主實踐就像游泳,真正學會之前還是得先跳下水。儘管「台式民主」的游泳姿勢有時顯得笨拙或費勁,甚至還冒著可能溺死的風險,但公民社會日趨成熟,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當服貿已成事實,當兵就不再是義務
太陽花學運的光亮讓我們看穿了密室政治只顧政爭的狹心短視,也凸顯了大眾傳播媒體長久以來不關心重要政策議題、將民眾知的權利輕薄短小化的暗黑勢力。誰都可以輕蔑有些學生不懂服貿、光靠懶人包抗爭,但只有老師與媒體沒資格這樣說。
委內瑞拉政府免費提供學童教科書、電腦
委內瑞拉每逢開學,便由政府免費提供全國各級中、小學童教科書與電腦。2013年九月的開學日,政府總計提供3500萬本教科書給全國8百萬學童,另外還有500萬份憲法,提醒學童提升憲法意識。
阿根廷最高法院裁定 反媒體壟斷立法合憲
阿根廷最高法院裁定,政府從2009年起推動的防止媒體壟斷法是合憲的。這項裁定將促使阿根廷國內最大的傳媒組織克雷倫集團(Grupo Clarin)拆售旗下的媒體事業。
智利學運青年領袖 當選國會議員
智利於2013年11月17日舉行總統與國會選舉,除了出身社會黨的前總統巴舍萊(Michelle Bachelet)輕鬆勝選,回鍋執政,更令人矚目的是學運領袖瓦雷荷在此次選舉中脫穎而出,即將於今年3月宣示就任國會議員。
不敵長期景氣衰退 西班牙企業面臨破產危機
西班牙家電製造商Fagor因不敵國內長期嚴重的景氣衰退,已向西班牙政府申請破產保護。
公廣派遣抗爭 要求納編
公廣集團(公視、客台、宏觀、及今年才移撥至原文會的原視)共有約200名派遣人員,包含記者、助理導播、動畫師、公共服務、資料管理等,都是經常性職務。由於是透過派遣公司聘用,導致和正職人員做同樣工作的這些派遣員工,即使表現再好,卻得不到相同報酬,且長年無法升遷與調薪,就連抽停車位的資格也沒有,淪為「次等勞工」。
台灣又作美利堅的馬前卒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5月21日宣布,擬封鎖「重大境外侵權網站」。當時,似乎僅有《自由時報》在23日指該決策「遭批網路白色恐怖」。新聞沈寂至29日,不滿與抨擊聲浪稍見升高,自由三篇、另三家綜合報紙各一篇;同日《有物報告》主編、專利權律師周欽華發表長文,指智財局此舉「違憲、危險、愚蠢」。
從影像中實驗解放 ── 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
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以下簡稱電影節),一個完全由草根團體組織的平民電影節,主辦團體包括運動影像團體「影行者」、及香港專上學生社會運動資源中心「自治八樓」。迄今走過十年,電影節經歷參與人員和合作團體的增多,影片題材的拓寬,延伸活動的多元化和跨境合作的嘗試。
「違章」建築與「合法」迫遷?華光社區的一份田野觀察
2013年五月間,帶著學生們導覽華光社區,我們轉進台北市愛國東路二十一巷四弄,這是一條僅能容身兩人的窄巷,屋主早已在門上以醒目紅漆字寫上「1961合法建築」,無聲地宣示自己蝸居的權利。來訪的大學生打開紗門,聚集在門邊,一位女學生用清亮的聲音唸著門上所貼的陳情書…
臉書政治:何時我們才能衝破當下?
如果把2007年樂生415大遊行視為當年「部落格社運」的實驗場,那2013年的316樂生重返凱道就揭示了台灣網路社會運動的轉變。2007年,樂生的訊息藉著RSS把散落的聲援文集結在一起、利用Embedded語法將影片鑲嵌在文章中、使用Google Site做網路說帖的整理與日後活動的延續。但2013年,所有的訊息在臉書上發佈、轉貼,青年樂生聯盟在無名小站上的最後更新時間則停在2012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