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楊政凱
自和平西路一段拐幾個彎後,便可漫步在青田街的巷弄之間,近代興建的老式公寓、連著幾棟的日式建築點綴其中,頓時古樸的氛圍圍繞四周,而隔幾尺的城市喧囂便拋在天邊。那臺北市中心罕見的矮平房,顯得年代久遠的黑色屋瓦,彷彿可以追溯到古早的年代和遙遠的異地–日本,吸引著在此處晃蕩的遊客。
可見與不可見的日本
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是一段人們熟悉又陌生的過往,曾經國民政府認為它是個不堪的記憶,試圖掩蓋、消去這些過往。然而,不論漆上多少面牆,更易多少個名字,總是殘留著些許線索,存在於人們的生活空間。日治時期,大安區因臨近當時的政治中心–臺灣總督府,而興建大量的日式宿舍供給政府官員或學術菁英使用。
隨著日本戰敗、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一切百廢待舉。過渡而來的政治難民們的住宿需求便由這些日式建築承擔了下來,提供給政府官員或專家學者使用。事過境遷,居住其中的人們逐漸凋零,一些建築延續著住宿使用,一些建築則是面臨到該如何再利用的局面。
古蹟文創化的文化想像
青田七六是這些日式建築活化具代表性的例子。過往是日本農林學者足立仁所興建的宿舍,在1945年由臺大地質學者馬廷英所承接,輾轉數十載馬家人陸續搬出,房屋也日漸傾頹。在臺大校方評估後,需要大量的修繕費,而委外管理,最後由黃金種子文化團隊所承接,由此青田七六成型。青田七六主要是以餐廳為主,再配合週邊的文創商品、導覽活動,以及承接商業攝影等項目以維持營運。
前身為日本學者足立仁與臺大教授馬廷英宿舍的青田七六
青田七六,顧名思義位於青田街七巷六號。走過前門庭院,眼前便是保存良好的日式宿舍、木板牆黑屋瓦是它的招牌特徵,是散發昭和初期風情的場所,古樸陳舊的格局,過往種種似乎也鮮明了起來。
簡肇成是臺大地質系的校友,當初和同為地質系校友的創辦人魏文雄以及另一名學弟魏谷共同投資,承接了這棟曾為系所創辦人住所的建築。「其實,這棟建築並不是傳統的日式建築」指著屋內,簡肇成隨口說道「傳統日式建築的格局沒有那麼區分各個功能的空間,而是在塌塌米上做多功能的使用,可能同時是臥房、客廳、書房,但是在這個地方可以看到明確的區分」他進一步地說「這個地方體現了當初日本結合西方及日本文化的嘗試」。傳統日式建築的外觀,骨子裡卻是新穎的洋派空間,彰顯著當年建築師的奇想。
東西結合,複雜的概念與背景,和往後此處易手的人們,影響著青田七六的經營方針。「會想承接這裡,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這裡是地質系創辦人住的地方。當初的想法很簡單,介紹這邊居住的人的故事,同時推廣地球科學的教育,像是作為一個博物館來經營,也規劃了不同類型的導覽,包括介紹建築本身故事,以及針對地球科學的導覽。」他顯得有些感嘆「沒想到地球科學的導覽都沒人要來」。這裡的日本風情,反倒成為了吸引遊客目光的亮點。
也因此,如何說故事成為了營造空間氛圍的關鍵。「我們其實沒有一個官方的說法。每個導覽員都會有他的立場與想要強調或是切入的點。像是有一位是馬廷英的兒子,他所強調的就是當年和他父親在這邊生活的點滴以及他父親的貢獻。而我強調的則是當初日本治理的過往,以及戰後的動盪,而沒有一個既定的脈絡。也是因為背景的複雜,才能有這樣說故事的可能」。
而這故事,並非得用嘴說分明。「我們的保存方式是盡量不去動原本的樣貌,甚至是門窗、地板上的一些痕跡,我們都不會特別去美化它,所以會讓人覺得這地方特別舊。」他接著指著桌上的菜單「在餐點的設計上,結合了一些故事,像飲料有一款是以蔗糖為基底,因為足立仁在甘蔗上的研究有很大貢獻,也是台灣糖業發展的重要推手」文化創意的設計處處可見。
想方設法地呈現這個古老的地方,而來的人又如何?「有沒有相關的經歷是很大的重點。像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他們的父母可能是政府官員或是國營事業的員工,所以有住在日式宿舍的經驗,來到這裡都會特別的懷念,會去回想以前的經歷。年輕一輩的人,沒有過去的經驗,對他們來說這是個新鮮的東西,還有些玩Cosplay的人會來這邊拍照,也因此我們才會有特別針對商業攝影作為我們一個營運的項目,這裡反倒成為了攝影棚。」。
青田七六有著明確的歷史脈絡與保存良好的建築物。在這裡,空間意涵似乎是不証自明的東西,日本文化的意象透過導覽員的故事、經營方式的巧思、甚至特別為日本觀光客設計的日文菜單,凡此種種的細節共同營造出氛圍,在在顯示著這個地方有多麼的日本。
那些不曾被提及的…
倘若存在的只是些零星碎片,僅僅位於邊陲的角落,卻同樣可以看到相同的歷史痕跡,這樣的空間,又該如何去詮釋。
行經永康街與潮州街交叉口,一棟看似複雜、破敗的屋舍屹立著。那是有著狹小宛如煙囪的閣樓、僅僅站立似乎就能觸及天花板的樓房,並由鐵皮屋頂混雜日式黑色木板所形成。雖是拼貼而成的結構體,卻能看出某些文化痕跡潛藏其中。
經過時,總能看到一位老阿嬤坐在那花色的塑膠板凳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的電視看,似乎百無聊賴的生活著。種類繁多的物品井然有序地陳列著、不同規格的燈泡擺放在透明櫥窗,圍繞著唯一通道的是更多不知有何用途的雜物。它們像精心安排好地堆放如城牆,彷彿向周遭的水泥建築宣示著它是多麼自在的城。
像精心安排好地堆放如城牆,彷彿向周遭的水泥建築宣示著它是多麼自在的城。
在午後的微風中,阿嬤坐在板凳上操著閩南話和帶點腔調的官話,徐徐道來:「我年輕時嫁來這邊後就這住在這裡了,我已經七十幾歲了,算一算在這邊也有四五十年了」她的眼光彷彿飄向了某個遙遠的過去「以前這裡可熱鬧了,你可以看到後面的市場,那時候就是菜市場什麼東西都有,不像現在只賣古董。這裡也落寞很久囉」,不經意的言語傳達出對往日的追思與感嘆。
「你問我平常在做什麼?我平常也沒特別的事情,就只是在顧店,這間房子其實是電器行,你想買什麼燈泡都有,以前很多客人,現在也沒有特別在賣,如果有人來買就加減賺。」她指向一旁的玻璃櫥櫃,和堆積在一旁的延長線、保險絲等等。
「你說我這棟房子很特別?以前這裡可都是這樣的平房,後來才慢慢的改建,旁邊都是水泥做的高樓大廈了。這屋子也有六十幾年的時間了,最早的時候是用木頭做的,也翻修了好幾次,像這個鐵捲門就是後來才加上去的」 因應著生活所需,在這棟老房子身上可以看到不少歲月的痕跡,然而特殊的建築樣式卻依稀透露著過往的線索。
和日式建築相關的細節因多次翻修僅依稀可見。
「這間房子跟日本人有沒有關係?怎麼會有關係?時間太久了我也不清楚,房子是日本人走的時候還是以前就在的也不曉得,這種事情可能只有我先生才知道」令人遺憾的是「我先生在四年前過世了。」如今阿嬤一個人守著這個電器行,這裡同時也是她們家的「起家厝」。
「現在都是我一個人顧店,我兒子、女兒都住在附近,他們都很優秀。兒子念到博士在華碩上班,女兒也是念到研究所,現在在國中教書」阿嬤輕描淡寫的說著,卻能感受到兒女的成就是她最大的驕傲。往後這間房子又該何去何從?「附近的房子都改建了,以前也有人跟我們說要改建,但是我們都不要,我們是也有想要換,但是都沒找到適合的對象,算算可能在這幾年也會動工了」。
圈選處即為電器行,可見當年皆為同樣式建築(截圖自1945美軍航照圖)。
劉墉畫作,《童年暮靄》。描繪的是現今大安區雲和街ㄧ帶,可見早年此處多為日式木造屋。
如此貼近生活的空間使用,儘管存在著具體歷史書寫的可能,卻隨著關鍵人物的逝去斷了線。但它譜寫著阿嬤的生命歷程,終有一天一切將要消逝,這些過往可能不再有人提起,而埋沒在時間浪潮之中,然而這一切似乎也不需刻意強調,因為日本意象隱晦又真實地存在著。
日本的、臺灣的浮光掠影
青田七六的日本意象是鮮明的。 青田七六修復日式宿舍並予以新生,以空間的方式詮釋並定義過往的歷史。其中飽含大量與日本相關的訊息,不論是內部格局、導覽內容、菜單設計都展現出過去人們難以接觸的歷史樣貌,以及對遙遠過往的追想。曾經的輝煌年代,時光的跌宕便在此停滯。於此同時,懷舊也成為了商家競相追逐的目標,伴隨著日式建築的活化,周遭也陸續出現以此為基底的商家,如遊山茶坊、微笑家居等。
阿嬤電器行的日本印象則是幽微地存在。日式建築的形體已不復當年,甚至無從追尋,只能從支微末節中判斷。這樣的空間無法連接到遙遠且巨大的歷史脈絡。但是對於阿嬤來說這卻是她真實的生活場域,言談中追憶當年社區的過往、人們不去特別詢問便無法理解的使用現況,家族成員的改變等等,都能旁敲側擊地了解當地的變遷,而一個地方的敘事就在阿嬤對生活的言談之中成形。日本的印象,如同籠罩迷霧的山,隱約卻又真實地存在著。
穿梭在臺灣城市的巷弄間,不經意地, 「日本」就會如同鬼魅般降臨眼前。各種形式地,如同那段看似虛無縹緲的過往,再怎麼建構也只能追憶當年。但日式建築作為這片土地的脈動存在著,成為人們生命的一部份而明確地、目的性地、幽微地、生活地描繪著真切的經驗,作為歷史的註腳而延續。文化意象的雋永由此而生。
穿梭在臺灣城市的巷弄間,不經意地,「日本」就會如同鬼魅般降臨眼前…
關於作者
楊政凱。
很多東西是因緣際會產生的。我滿喜歡到處亂晃或是在小巷弄鑽來鑽去,因為感覺很像在探險,這次的主題也是這樣來的。這次寫作,是想凸顯出存在于台灣 日常生活中的日本文化,以及人們與它相關的生命經驗。會想以空間的角度去切入,是因為我認為當人們生活在其中時,那樣的生命經驗或許就能夠卸下過於沈重的 框架,而以更細微的方式去看待所謂的日本文化,儘管文章所呈現的也僅是片面。言盡於此,若要說什麼。就是我本想寫更多,更有批判性的。
共誌
Latest posts by 共誌 (see all)
- 敬,原住民族傳智權!── 反思運用傳統智慧的行銷爭議 - 2021-06-14
- 職棒應援與聲響的魅力:從日式應援到台式跨國電音 - 2021-04-19
- 投書:中天換照的聽證後應重新聚焦四項附帶條款 -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