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的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選了《新聞不死》(Checks and Balances)和《伊朗全面噤聲》(Remote Control)這兩部跟新聞有關的片子,值得一看,也值得一談。
這兩部片子的主題都在談新聞,但也都不僅僅是新聞。他們在表現手法和形式上,都是這類主題中很少見的,各有突破。更有意義的是,他們敘述的事件發生地點,都在伊斯蘭世界,前者是阿爾及利亞,後者是伊朗,也都是對臺灣社會來講較陌生的國度。兩者之間其實有一些可以對照和聯繫之處,不過我們先個別談起。
讓我們先談《新聞不死》。要理解並體會這部片子的精采之處,必要的背景認識有三個方面,由時間的遠到近分別是:第一,1962年阿爾及利亞脫離法國殖民獨立建國,領導獨立運動的主要勢力「民族解放陣線」(民陣)也成為建國後直到今天的第一大黨,並採取集權/威權統治。第二,建國後雖然形式上是民主共和國,但新聞媒體仍為國家直接擁有與經營,直到1990年實施新的新聞法案,允許設立獨立媒體;本片的紀錄對象《祖國報》(El Wanta)就是在此時從民陣機關報《聖戰士報》脫離而成立的。
第三是2009年與2014年的總統大選,也是本片的背景主題。阿爾及利亞採總統制,現任總統民陣的布特弗利卡(Abdelaziz Bouteflika)從1999年當選至今,已經執政超過十六年。這位曾經參與獨立戰爭的民陣元老,在2008年時透過國會修法刪除總統只能連任一次規定,於2009年三度參選並當選。沒想到到了2014年,高齡77且身體健康不佳的他仍決定四度參選,異議民情已是騷動難安。與曾經是他任命的前總理班夫利斯(Ali Benflis)決定挑戰布特弗利卡的地位,並被一般評估是他最大的競爭者。
事實上,在2010到2012年之間的「阿拉伯之春」風潮影響下,阿爾及利亞的民間反對力量就已經開始集結,對戀棧權位的布特弗利卡政權展開一項名為「Barakat」(中文的意思就是「受夠了」)的運動。更何況布特弗利卡第三任期期間的執政成績糟糕,阿爾及利亞經濟嚴重衰退,2014年的再度參選,自然引發更多的抗議和衝突。此刻隱隱有變天之象,正是獨立新聞媒體可以大顯身手之際。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馬列克.班斯麥爾(Malek BENSMAÏL)深入《祖國報》的編輯室內部,難得地記錄下報社的日常工作狀況,這是以往以新聞媒體為主題的紀錄片很少捕捉到的畫面。從中我們看到了記者、編輯、主管等多方之間的不斷討論和辯論,從政治立場、意識形態、用詞遣字、報導方式、下標、圖片……皆可爭論。展現出一個充滿活力和使命熱誠的新聞媒體的內部運作動態。透過一幕幕的新聞工作現場,我們不僅見到阿爾及利亞菁英份子對政治現況的投入和焦慮,也可以發現,儘管新聞自由逐漸實現,但是理想的新聞實務究竟該怎麼實踐?阿爾及利亞的新聞從業者正在努力邊做邊學邊反省;於是英文片名Checks and Balances在此就更能體現影片的內容了。
大選結果布特弗利卡再度高票當選,《祖國報》絕大多數成員大失所望,但是明天太陽還是會升起,而新聞的志業還是要繼續。其實,新聞自由本來就不是靠一張紙或一部法令,也不是一過某天的十二點,就會全盤開始;更不是一塊招牌,高懸於上,自動降臨;而是必須仰賴新聞工作者不斷地實踐、摸索、調整,再實踐、摸索、調整。儘管片中的《祖國報》正在大興土木,準備擴大規模,前景一片看好。然而導演似乎刻意插入的幾段跑步機畫面,是否也在暗示著所有的努力,說不定到頭來還是原地踏步?
【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亞洲視野競賽| 伊朗全面噤聲 Remote Control
另一部片子《伊朗全面噤聲》同樣需要對伊朗的政治背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伊朗在1979年在伊斯蘭領袖霍梅尼領導下推翻巴勒維王朝,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新政治制度設立最高精神領袖(Supreme Leader)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總統(President)則為政府的最高領導人。跟《新聞不死》裡的阿爾及利亞類似,《伊朗全面禁聲》的主要背景事件是2013年的總統大選,但是其現今情勢則是前一屆大選所遺留下來的後果。2009大選,當時現任總統阿馬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高票當選連任,但選舉舞弊傳言四起,反對勢力和許多年輕人上街抗議,據估計德黑蘭共有超過三百萬人,要求撤查舞弊與政治改革。當時反對勢力以綠色為標誌,也有人稱「綠色革命」。但事實上,此次運動受到當時政府強力血腥鎮壓,最後並未帶來實質改革。
本片導演應該是一位離開伊朗多年移居法國的伊朗人,她(或他)選擇以「無名氏」發表,可見肅殺氛圍直到下一輪總統選舉仍然未曾散去。導演無法忘懷幾年前的血腥鎮壓,這一次的選舉想回到德黑蘭去觀察,但是她為了避免自己和被攝者曝光,於是選擇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拍攝方式:她將大部分的鏡頭對著電視機(幾個不同地方的電視機,另外還有電腦螢幕),電視上播放的大部分是本地電視台的選舉相關新聞,但有時會出現國外衛星頻道(如BBC)。畫外則是觀看電視的人的自然交談(大部分應該是導演在德黑蘭的親友),他們有時針對電視中的畫面發表意見;但有時只是讓電視開著,自顧自地聊到別的事情。
這樣一種獨特的拍攝手法,讓人想起由英國文化研究學者David Morley在1980年代完成的經典電視閱聽人研究。當時Morley以類民族誌方法記錄下觀眾收視電視的種種情況,進而發現出過往研究忽略的觀眾與電視的關係。《伊朗全面噤聲》的導演利用了類似的手法,創造出多重文本交織出來的豐富訊息:電視/電腦裡的內容、觀眾的談話、導演的自語,以及這些文本之間的互動。觀眾對電視內容經常嗤之以鼻,另有見解,或是當做耳邊風;但是有時卻又不免被影響,引導著思考和討論方向,或者想要從中找尋真相。這正是觀眾與媒體之間複雜關係的寫照。
2013年的大選選出了魯哈尼(Hassan Rouhani),導演和片中的觀眾們似乎沒有太高興,也沒有太不高興。對他們來說,保持一種兼具積極關心和冷漠以待的矛盾平衡,似乎是面對伊朗政治情勢的不得已姿態。電視是政客們的表演舞台,看看就罷;電腦則可以搜尋某種真實,但是卻又不那麼真實。就像現在可以透過衛星看到BBC的節目(雖然偶而被斷訊),可以在Youtube上搜尋到血腥鎮壓的畫面,但是看完這些內容之後,還是得回到日常生活中,想想這個國家的下一步到底該怎麼走。
兩部電影的共同啟示是:新聞/資訊自由和政治民主都不會自動到來,更不會一夕改變社會的所有環節,更遑論那都有可能是政治術語而不是真心誠意。不過另一個共同的訊息是:新聞自由與政治民主的內涵,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西方社會決定的,而是靠著這個社會裡面的男女老幼,用生命和血汗寫下來的,最特別、獨一無二的篇章。
魏玓
最想有空好好看一場電影、讀一本書,或聽一首歌,
然後最近正在忙這尋找實現的方法。
Latest posts by 魏玓 (see all)
- 下一次,神鵰在哪裡發威? - 2018-12-03
- 梁啟超一百多年前就預見了假新聞? - 2018-11-05
- 《狂徒》終於為台灣電影給出了選擇題 - 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