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是「桂綸鎂」 綠色小組異議影像的流通與三十年後的意義

四年前的電影《女朋友。男朋友》片段,一幕交待了臺灣另類媒體先行者之一「綠色小組」所處的政治限制與突圍之道。綠色小組的異議流通管道在三十年後的當代意義就相當明顯了,影像等媒體多元內容的生產者與使用者所需要的並沒有改變,仍舊是一套更為公共與穩定的流通管道。

「把好片子推出去最開心」+「根本沒有時間看片啦」 與年輕影展工作者對談

喜歡跑影展的人(年輕的時候)或許都曾經(不只一次)想過,說不定可以找個影展的工作,不管是當收票的外場工讀生,或者是參與活動企劃和執行,甚至有一天可以加入選片!(想像起來就很迷人!)不過說真的,進入這個行業的年輕工作者,他們肯定都是影痴級的,但是影展工作的真實面貌和感受,到底是什麼呢?

那次我去當山形影展的志工

2015年夏天,山形影展的志工招募網頁上,截止日期已經超過。未來會不會繼續留在日本仍是未知數,想到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參加山形影展,我硬是用不甚流利的日文寫了一封長信向主辦單位表明想要當志工的意願。誰想得到國際知名的山形影展,居然是在這樣全手工而且沒什麼效率的環境下做出來的呢…

「影展是認識世界的方法」 專訪前金馬影展部總監陳俊蓉

陳俊蓉曾任金馬影展國際聯絡、影展部總監、國際宣傳等。入行超過十年,見證金馬影展的許多重要時刻。陳俊蓉笑聲爽朗,每次一笑眼睛彎成一條迷人的曲線,總是不斷散發她對電影和人生的熱情。目前已經離開金馬影展,現任獨立策展人,最近一次的作品是三創園區的兒童影展 。

第十一期│專題前言

臺灣的影展活動與文化從1980年代開始,發展至今已經超過30年。早期金馬觀摩影展的推出,跟當時政府提昇電影文化位階的政策企圖有密切關連,從此之後,影展大致上就在菁英藝術取向的電影品味和消費路線上前進。本期專題透過訪談、座談與資料收集整理,帶各位讀者進入影展的「裡面」一窺。這回我們不看電影,讀點文字。

新聞遊戲 臺灣新聞實務的大膽實驗

2015年6月底的八仙樂園塵爆意外,爆出臺灣急診醫療體系的困境。而新媒體生力軍《報導者》,在事件發生後的半週年,推出名為《急診人生》的新聞遊戲,試圖讓「遊戲」作為傳遞新聞資訊的媒介,當然,也導引著慣於遺忘的臺灣社會,再次面向那些懸而未解的醫療問題。

銀色蜘蛛網|離職就離職,哪裏有這麼多為什麼?

「主管,謝謝你長期以來的照顧,我因為個人生涯規劃的關係,決定就職到這個月底。」一封辭呈,三段謝言,我離職了。聽到這消息後,一卡車的問號排山倒海而來:「為什麼要走?」「是不是工作壓力太大?」「是不是薪水太低?」「是不是想換個環境?」我被迫也確實該要好好思考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