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電影《女朋友。男朋友》片段,一幕交待了臺灣另類媒體先行者之一「綠色小組」所處的政治限制與突圍之道。綠色小組的異議流通管道在三十年後的當代意義就相當明顯了,影像等媒體多元內容的生產者與使用者所需要的並沒有改變,仍舊是一套更為公共與穩定的流通管道。
分類:第十一期
進擊的村民:中國農民紀錄片作者賈之坦
紀錄片可以改變社會嗎?對中國農民賈之坦「老賈」來說,答案未必肯定,卻值得努力實踐。1951年出生的老賈,來自湖南省石門縣白雲鄉雞鳴橋村,是一位以種植柑橘維生的普通農民。
「看影展、想影展」專題 影痴問卷調查
今年是臺灣重要影展之一的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第10屆活動,藉著這個機會,《共誌》製作了臺灣影展專題,也希望利用問卷,聽聽「影展咖」們的經驗和心聲!
林木材:讓TIDF成為亞洲與華人紀錄片的基地
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誕生於1998年,是臺灣第一個以紀錄片為主題的影展。今年TIDF將邁入第10屆,TIDF的新任策展人林木材又將推出什麼樣的影展內容,他對臺灣紀錄片影展以及紀錄片文化又有什麼樣的觀察與理想?
「把好片子推出去最開心」+「根本沒有時間看片啦」 與年輕影展工作者對談
喜歡跑影展的人(年輕的時候)或許都曾經(不只一次)想過,說不定可以找個影展的工作,不管是當收票的外場工讀生,或者是參與活動企劃和執行,甚至有一天可以加入選片!(想像起來就很迷人!)不過說真的,進入這個行業的年輕工作者,他們肯定都是影痴級的,但是影展工作的真實面貌和感受,到底是什麼呢?
那次我去當山形影展的志工
2015年夏天,山形影展的志工招募網頁上,截止日期已經超過。未來會不會繼續留在日本仍是未知數,想到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參加山形影展,我硬是用不甚流利的日文寫了一封長信向主辦單位表明想要當志工的意願。誰想得到國際知名的山形影展,居然是在這樣全手工而且沒什麼效率的環境下做出來的呢…
「不停地看,也要不停地問」 郭力昕談臺灣影展問題
對郭力昕來說,談論電影、攝影、紀錄片美學時,並不只有「美」,影像作為一種社會媒介,以及影像具有的政治動能,才是他的論述重點。本文是他對臺灣影展相關問題的綜合看法,從影展運作、政府到觀眾,層層揭開,一一診斷。
「影展是認識世界的方法」 專訪前金馬影展部總監陳俊蓉
陳俊蓉曾任金馬影展國際聯絡、影展部總監、國際宣傳等。入行超過十年,見證金馬影展的許多重要時刻。陳俊蓉笑聲爽朗,每次一笑眼睛彎成一條迷人的曲線,總是不斷散發她對電影和人生的熱情。目前已經離開金馬影展,現任獨立策展人,最近一次的作品是三創園區的兒童影展 。
不斷思考影展的意義 專訪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郭敏容
郭敏容自2014年開始擔任台北電影節策展人,策展主題挑戰臺灣影展觀眾對電影的想像,也獲得不少好評。郭敏容給人的第一印象有點冷,講話又快又穩,奔流而出的是她對電影和策展的熱情。
用類型走出不一樣的路 專訪高雄影展策展人黃皓傑
黃皓傑是高雄電影節現任策展人,高雄電影節創立於2001年,2007年開始系統性策展,2010年高雄市電影館併到高雄市文化局之下,高雄市電影館對高雄電影節的參與也增加。從2007年算起,黃皓傑已肩負策展工作已經快滿十年。
影展只是讓人互動的媒介 專訪遊牧影展策展人David Frazier
在影展圈口碑很好,極具特色的遊牧影展,策展人也很特別,他是來自美國的David Frazier,到臺灣已經超過二十年,曾任《破報》記者。David說一口流利中文、信件也完全以中文往來、ㄅㄆㄇ比記者還厲害,但本人仍保留一股臺灣人比較少見的輕鬆感。
第十一期│專題前言
臺灣的影展活動與文化從1980年代開始,發展至今已經超過30年。早期金馬觀摩影展的推出,跟當時政府提昇電影文化位階的政策企圖有密切關連,從此之後,影展大致上就在菁英藝術取向的電影品味和消費路線上前進。本期專題透過訪談、座談與資料收集整理,帶各位讀者進入影展的「裡面」一窺。這回我們不看電影,讀點文字。
在衝突性的搖滾場景中走向團結 ──「東亞大笨蛋串聯Party:愁城鬧事音樂會」
2016年1月24日,在臺北新店溪畔的永福橋下,一場名為「東亞大笨蛋——愁城鬧事音樂會」(以下簡稱「愁城鬧事」)的音樂現場表演破土而出。經過一個多月的密集準備,集結了十三組表演者,包含龐克、說唱、電子樂等不同風格的音樂派對終於出現在這個冬天最寒冷的一天
影展解密|臺灣影展月曆
臺灣影展月曆
影展解密|臺灣影展重大發展事件年表
臺灣影展重大發展事件年表
銀色蜘蛛網|離職就離職,哪裏有這麼多為什麼?
「主管,謝謝你長期以來的照顧,我因為個人生涯規劃的關係,決定就職到這個月底。」一封辭呈,三段謝言,我離職了。聽到這消息後,一卡車的問號排山倒海而來:「為什麼要走?」「是不是工作壓力太大?」「是不是薪水太低?」「是不是想換個環境?」我被迫也確實該要好好思考這些問題…
第十一期 目錄
影展解密 + TIDF 10 特別專題
新聞自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新聞自由的內涵也不是
第十屆的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選了《新聞不死》(Checks and Balances)和《伊朗全面噤聲》(Remote Control)這兩部跟新聞有關的片子,值得一看,也值得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