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放映設備在全球數位化趨勢下,希臘露天電影院遭遇最大生存危機。
作者:共誌
私有化英鐵弊病多 國有化運動組織抗議
「把英國國鐵找回來」組織於8月19日齊聚倫敦國王十字車站前抗議,提出鐵路國有化將有效降低20%的票價等方案。
兩種國家想像:大國大民與好國好民
太陽花學運期間,因緣際會促成一段台灣與中國學生的交流,對談遍及學運議題、兩岸社會現況、價值觀爭辯。中國方面是幾位中國人民大學資工專業的研究生,天天翻牆看外媒…
以巴衝突報導不公 英巴勒斯坦組織抗議BBC
隨著巴以衝突持續升溫,巴勒斯坦團結運動組織(The Palestine Solidarity Campaign, PSC)在這段期間持續透過不同的方式促使民眾關注此議題。七月中,首先與英國音樂人Brian Eno和BBC前中東特派員等公眾人物也公開譴責BBC報導不公,對於以色列襲擊加薩(Gaza)和約旦河西岸幾乎輕描淡寫帶過,或是站在以色列的立場來報導。
哆啦A夢的善惡 閱聽人會辨識
虎的暴力和小夫的尖酸無疑是存在的,但對青少年的影響卻不能單單抽出脈絡來理解,特別是這兩種行為在整個故事結構中作為負功能或是製造問題,而平衡故事完整性的正功能項目或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哆啦a夢對大雄無條件的愛…
「約砲」的實踐與解放 ── 臉書匿名粉絲頁風潮
近日,臉書刮起一陣匿名粉絲頁之風。這些告白台大、表特台大…等粉絲頁以大專校名或對象為名,連結匿名系統,使用者只要註冊即獲得專屬信箱,透過管理員發表匿名內容。自五月告白系列興起後,烽火一路漫延至表特、靠北、黑特、西斯及約砲,延燒眾人的臉書動態牆。
抗衡美國?── 亞洲安全體系的建立與爭辯
「中國因素」在當前國際關係儼然是各國無法忽視的議題。回顧國際體系發展,後冷戰世界局勢可歸結成從「雙極」、「單極」走向「多極」。加上國際人權與人道法規的建立,時至今日的國際政治似乎注定伴隨混亂與矛盾。
體驗中國:一位交換學生手記
「真實的中國究竟是什麼樣子?身為台灣人的我,又該站在什麼位置?抱以什麼樣的關懷呢?」這是這一年來,一直盤旋在我心中的疑問。
美國國務卿、網路,與委內瑞拉的表意自由(譯)
委內瑞拉創世界奇蹟,富人上街,以暴力反對得到窮人支持的民選政府,造成42人死亡,但該國及海外新聞都避而不談。5月20日,繼眾議院之後,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以13對2,通過草案,要求白宮『制裁』委內瑞拉。白宮目前兩難,因此舉可能有反效果,並且,亦將遭惹南美國家反彈。
動漫很忙:同人誌與cosplay次文化
2013年12月中旬,同人誌販售會組織舉辦的Comic World in Taiwan(簡稱CWT)活動吸引大批動漫迷,在舉辦場地台大體育館場外充斥著玩家,展演角色妝貌與他人交流、提供喜愛作品的動漫迷攝影。隔年二月更盛大的寒假場CWT36,上萬動漫迷與他們的紅包都蓄勢待發,準備加入這場戰役。
郭力昕:不再見證,而與觀者辯論的紀實攝影
攝影要能回應真實,反應政治議題,首先要能增加讀者的認識與思考,而不只是看到。好比最近流行的紀錄片《看見台灣》,讓人看到了結果,卻無法理解原因。而紀實攝影一定程度是《看見台灣》式的,它的話語能力有限,雖然未必不行。然而要說見證事件就能產生對事件的理解,我很懷疑…
紙板屋精神 攝影作為無固定住所者運動中的一環
「不了解攝影的人,未來將成為文盲」,匈牙利藝術家納吉在距今一個世紀前做出如此斷言。攝影是否將佔據如文字般的重要地位未可知,但確實作為被噤聲的文盲者、底層者、被侮辱者的另類發聲管道,具體存在且實踐著。
爛還要更爛:淺論台灣自經區的稅賦誘因
競相比爛(race to the bottom)是反全球化運動者愛用的概念,用來批評一國/一地政府為了招商引資,減免企業應負的社會責任,包括環保規範、就業安全、特定部門的發展任務,以及稅。而作者將用此概念淺論台灣自經區的稅賦誘因,詳細如內文。
多彩戲謔的倪祥,看見大林蒲
為了爭取被政府漠視的生存權,2012年當地文史社團發起攝影比賽,攝件主題就是環境公害。公害作為沉重的歷史共業,無法由任何一個人負責承擔,所有享受或不排斥經濟發展成果的台灣人,通過消費、通過領取工資、使用公共建設,或只是單純地活著,就被迫間接支持糟踏土地的活動…
劉振祥:從街頭一路走到劇場
這年25歲的劉振祥在自立報系做攝影記者,奉報社指派南下採訪林園事件,台北出身的他才進新聞界兩年,目睹偌大石化廠區內唯一的污水處理廠佔地小小一方,按理應已運轉十幾年的排污淨化設備裡外如新。小漁村村民就在儲氣槽球體附近吊晒魚乾,忽而杏仁味忽而蘋果味的空氣燻著魚體…
鐘聖雄:攝影鼓動社運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NN)記者鐘聖雄通過鏡頭與筆,告訴十一月天的外地遊人在台西村看不到的故事,故事標題正是《南風》…
攝影的政治路
2013年底,電子大廠日月光偷排工業廢水的惡行曝了光,後勁溪畔的農作恐已遭到污染必須禁採,為了經濟發展犧牲環境與土地正義的老問題再次浮上檯面。差不多同一時間,紀錄片《看見台灣》破紀錄拿下兩億票房,也引發類似的討論。約有一百萬人進了電影院,跟著導演齊伯林的攝影機俯看殘破的台灣。
第七期|編輯室報告
舊的一年,「假」的一年,過去了。迎來的,會是真的嘛?第七期由張時健擔綱責任主編的紀實攝影專題,訪問了不同世代的紀實攝影工作者與評論者,從八〇年代的人間世代橫跨至當前的網路世代與社運,以歷史縱深探討與反思在地的紀實攝影,及其對真實的建構。有圖並不就有真相,但有圖卻常有感動。貼圖點燃熱情召喚行動,社群網站連結的社運新形態,重構攝影者與真實之間的關係,卻還沒人清楚這會把攝影帶去哪個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