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設計與整理/魏玓、張嘉真
統計/戴裕蒨
臺灣從1980年代的金馬觀摩影展開始,後續包括台北電影節、女性影展、紀錄片影展等等,以及晚近各地方政府支持的大小影展,影展活動在臺灣逐漸興起和活絡,成為喜愛電影的觀眾們觀影經驗與電影知識累積的重要管道,對於臺灣整體電影文化的樣貌也有關鍵影響。
今年是臺灣重要影展之一的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第10屆活動,藉著這個機會,《共誌》製作了臺灣影展專題,也希望利用問卷,聽聽「影展咖」們的經驗和心聲,希望讓臺灣的影展活動和文化愈來愈好!
問卷製作與調查說明如下。本次問卷調查時間是2016年3月,共回收有效問卷264份。跟以往《共誌》專題問卷調查相同,本次調查並未經過統計方法抽樣,而是在網路上開放自由填答。
第一部分:影展咖的樣貌
本次填答者中女性約佔64%,男性36%性別,年齡以12-29歲最多(70%),其次是30-39歲(19%)。職業身分學生最多(43%),傳播次之。本次問卷調查或許是因為影展這個主題的性質,回收問卷數量遠比過去兩次《共誌》專題問卷調查為少。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檢視)
有一半以上問卷填答者的「影展初體驗」,是在19-22歲之間(53%),也就是大學就學期間,不過也有26.5%的人是在高中時期就開始囉!
在參加影展的頻率和程度方面,填答者一年參加三到四個影展的人最多(38%),而在單一影展中的看片數量,呈現有趣的兩極化趨勢,有大約四分之一的人看一到三部,但是也有同樣四分之一的人一次看16部以上!如果從荷包失血的角度來看,約有27%的填答者每年花一千到兩千元在影展看片,但是也分別有不少人花三千到五千(19%),甚至是五千以上(17%)喔!
一般的印象,認為影展是年輕人的專利(事實上並不必然,甚至說不應該如此),是不是真的有隨著年齡增加而有降低參與影展興趣的現象呢?根據我們的調查,填答者中僅有約三分之一的人(34.1%)因年齡增加而降的興趣,另外三分之二的人並沒有這個情況。而在這三分之一的填答者中,多數的人(12%)是在26歲到30歲之間開始出現「退燒」的,這或許跟這個年齡的人大多得面對初入社會、在第一份工作上努力有關。這可以從下一題「退燒」原因的調查可以部分印證:因為有高達八成的人表明是因為「時間不夠」。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檢視)
第二部分:影展印象與中肯意見
本次問卷填答者印象最好的影展中,幾大影展沒有辜負本身較多的資源,以金馬影展排名第一,金馬奇幻、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台北電影節緊追在後。中小型影展中,高雄影展和女性影展獲得較明顯的支持。在理由方面,肯定金馬和北影的主要是因為片單的豐富性,金馬奇幻則是以有趣的主題和活動取勝,TIDF的選片、巡迴放映和座談等活動最具社會意義。不過如果反過來問「印象最差的影展」呢?有趣的是,有一半的題答者都沒有選擇我們這裡所列出的影展,或是表達並無負面印象,個別影展的負面反應人次都沒有超過一成(所以我們這裡就不放上這題的結果表格了),這顯示所列影展大都獲得觀眾們的好評。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定數量的填答者提到對新北影展、桃園影展等地方影展的負面批評,主要是認為片單包含太多商業片,企劃不夠認真。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檢視)
對影展運作方面,《共誌》首先想了解影展觀眾對於TIDF本屆影展預計取消20分鐘後不能入場規定的意見,結果發現,本次填答者們似乎還是相當贊成這個規定,甚至有填答者表示應該一分鐘都不行!《共誌》希望這位觀眾不要那麼激動嚴肅之餘,也在推想,這可能跟我們把看影展侷限在一種有品質/品味的藝文活動有關,這個定義,其實是很有討論空間的,不過這裡暫時無法申論。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檢視)
至於對臺灣影展的整體評價和改進建議,以複選方式進行的調查發現,填答者選擇「城鄉差距太大」的次數最多(累計65%),其次是「缺乏長期、豐富的電影欣賞環境」(累計45%),真不得不佩服我們填答者的社會視野,也請影展相關主管單位多注意!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檢視)
共誌
Latest posts by 共誌 (see all)
- 敬,原住民族傳智權!── 反思運用傳統智慧的行銷爭議 - 2021-06-14
- 職棒應援與聲響的魅力:從日式應援到台式跨國電音 - 2021-04-19
- 投書:中天換照的聽證後應重新聚焦四項附帶條款 -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