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P.K.14來台灣演出前,與靈魂人物楊海崧簡單地線上訪談新專輯的創作過程,為自己初步的好奇作點探問。也像是在台灣,想像一座有廣大P.K.14歌迷的城市。
作者:簡妙如
|碎拍節奏 Breakbeat|如果我們能談論P.K.14,以及那些音樂政治寓言(上)
在眾多好手中,請一定要認識一支最具代表性的樂團,他們是——P.K.14,the Public Kingdom for Teens的簡稱,又名「青春公共王國」。一支近二十年來最具份量的中國獨立搖滾樂隊,被稱為「單憑歌詞就能撕碎每一個敏感青年的心」的中國青年之聲。
|碎拍節奏 Breakbeat|亞熱帶台灣新音樂(下):破地獄、Vooid,洪申豪
不刻意討好,沒什麼規則,溫和又率性的混種音樂風格,似乎是這一代台灣獨立音樂慢慢長出的魅力。像台灣的夏天,溫暖溼熱,無法太優雅舒服,但卻也淋漓盡致、別有風情。
|碎拍節奏 Breakbeat|十年熟成,亞熱帶台灣新音樂(上):落日飛車、傷心欲絕
現年三十歲上下、散落台灣各處的獨立音樂人、樂團,多已運作超過十年,並且完全捨棄唱片公司發掘及出片的傳統路線。就像歷史循環中另一個十年熟成,這些樂團近期紛紛交出令人興奮的新作品、或蛻變後的新形貌。
那麼疏離,如此真實:大佛plus旁觀者藍調
大佛拍出的畫面,有寫真定格般的魔力:像是只屬於台灣的魔幻寫實,用奇特音階彈奏的藍調。每個景像人物,我們彷彿都在哪裡見過;每個怪怪的音符,我們都好像都聽得懂,還會揪心。
|碎拍節奏 Breakbeat|文化空間如何消失?台灣、香港獨立音樂的Hidden Agenda
台灣是獨立音樂新天堂?香港是獨立音樂破地獄?台灣與香港,有如世上任何相互探索的異鄉人,總是彼此羨慕。在對方的幸或不幸裡,看見自己的匱乏。
共誌寫手|簡妙如|碎拍節奏 Breakbeat
在大學任教,媒體、音樂與次文化研究者。
目前心境:「巫師一腳踏在熟悉的世界,一腳抽離在外;一腳踏在現在,一腳踏在未來…巫師在等待」(Ashis Nandy)
諾貝爾獎的憂鬱藍調與Bob Dylan
諾貝爾文學獎公布2016年得主是Bob Dylan,立即引發一陣旋風漣漪。在台灣,雖然一開始也和老搖滾樂迷一樣拍案叫絕,但冷靜後,不免還是覺得:「諾貝爾獎有事嗎?」
Why David Bowie? 我們住在火星上的媒體生活
2016年1月11日,英國搖滾巨星David Bowie的死訊震驚了全球搖滾樂迷。英國首相卡麥隆說,這是英國的一大損失,更有外國媒體評論,這是重現1997年黛妃逝世事件後,再次的全球性新聞熱。縱然David Bowie死訊不會佔據台灣媒體的頭條,但相關報導卻寥寥可數,冷淡、無溫度到令人心寒。
來一個「流行音樂數學題」:試證明Live House > 夜店
那天深夜經過,突然起念走進巷裡看看,女巫店依舊矗立路旁(圖1)。店門口有很大的「保持安靜」標語,年底更悄悄地將以女巫祭慶祝開店20年,巷弄燈光下依然健在的女巫圖案,瞬間讓人被療癒了。
誰該讓憲哥生氣?電視荒土觀眾自救手冊
藝人、評審、站兩邊支持的觀眾們,各自僵持。一陣疾風吹過,捲起漫天黃沙。其實大家都站在台灣已乾涸的電視大地上。那邊說:「你種的果子愈來愈小、沒營養,看看人家進口水果,個個又大又肥」;這邊氣:「你知道我們辛苦多久!?什麼都沒有,種得出來已經很好了!」(哭)
期待金曲變革:取消語言音樂獎項回歸音樂類型
今年第26屆金曲獎,炫目舞台、專業華麗的表演,仍令大家感動,但幾個小插曲提醒我們,金曲獎該有變革了。先是最佳台語專輯的得獎理由,竟是:「以國語專輯規格製作台語專輯」,這背後隱含的國語、台語專輯的優劣位階,令人傻眼。
瘋狂麥斯啟示錄:讓台灣電視產業綠洲重生
5月22日媒改社主辦《媒改十年,改了沒?》媒體公民會議,在新聞之外,會議的另一個議題,就是台灣影視娛樂產業的診斷與改革討論。與會者包括傳統電視娛樂產業、新媒體工作者、學界、社運界以及無數關心台灣媒體問題的前輩與年輕公民們。大家都在一片感嘆中開始:台灣的電視娛樂產業的綠洲,早就沒了。
既熱又有鬼之島嶼精神劇場 ── 評《黑狼不在家那卡西》
在台北地下音樂出沒十多年的「黑狼」黃大旺,近3年以愈為鮮明的實驗、噪音、即興、行為藝術、劇場的藝術形式被更多人認識。繼2012年出版《黑狼臥室那卡西》之後,2014年7月再度出版新作《黑狼不在家那卡西》,繼續翻攪「發光發熱」中的台灣獨立音樂場景。獨立唱片Seed Toss老闆Neuva誇言:「這張聆聽性提高了,是一張日常作為背景音樂也無違和的專輯。」
試試不擠跨年、不搶票的演唱會
到底何時開始,政治人物成為跨年演唱會的主辦者?再看看江蕙演唱會門票事件,什麼時候,台灣民眾真的如此熱愛聽現場演唱會到忘我、起爭執的地步?說到底,這兩種聽現場音樂的方式,都不那麼尋常。
來自南方的音樂革命:記《我等就來唱山歌》15週年音樂會
對《我等就來唱山歌》有記憶的人,得回到15年前台灣的音樂與社會運動氛圍。記得自己是1999年在「台灣的店」買了這張專輯,連同交工的前身樂隊「觀子音樂坑」的《過庄尋聊》一起買。而這場運動,也將台灣社運的政治目光,革命性地引回南部,帶出既新興前衛、又念舊札根的環境保護抗議運動,也是一場方興未艾的文化運動。
我們曾搭上那艘瘋人船 ── 評《我莊》的音樂與政治寓言
「今天只是我們和平抗爭的開始…直到國家變成人民的。」2013年八月的台灣,滿溢著抗爭的躁動。月初有 25 萬人,月中,2 萬人再度集結,還翻了牆。民眾貼上憤怒的印記,手舉標語散發非暴力抗爭手冊,老中青各種年齡組成齊聚現場,再加上被熱血父母帶來的孩童們。人人面孔堅毅,一個角落、一個走動時相會的照面,就是一場就地的政治肥皂箱,或會心相應的口號。大規模群眾運動,伴著樂曲及激昂演說的台子,人們望著聽著,再踩著被人潮湧入而歪陷的地下道擠回歸途。
No Politics Today?翻轉「中國市場」、「自由貿易」潛規則
流行歌手能被視為文化前鋒,而不會只是賣藝賣笑的藝人;流行音樂作品具有標誌時代、紀錄省思的文化意義,而不會只是待價而沽的娛樂商品。這正是我們最能感到驕傲的民主成果:大家都能談政治!沒有外在審查,更不需自我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