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David Bowie? 我們住在火星上的媒體生活

2016年1月11日,英國搖滾巨星David Bowie的死訊震驚了全球搖滾樂迷。英國首相卡麥隆說,這是英國的一大損失,更有外國媒體評論,這是重現1997年黛妃逝世事件後,再次的全球性新聞熱。縱然David Bowie死訊不會佔據台灣媒體的頭條,但相關報導卻寥寥可數,冷淡、無溫度到令人心寒。

誰該讓憲哥生氣?電視荒土觀眾自救手冊

藝人、評審、站兩邊支持的觀眾們,各自僵持。一陣疾風吹過,捲起漫天黃沙。其實大家都站在台灣已乾涸的電視大地上。那邊說:「你種的果子愈來愈小、沒營養,看看人家進口水果,個個又大又肥」;這邊氣:「你知道我們辛苦多久!?什麼都沒有,種得出來已經很好了!」(哭)

瘋狂麥斯啟示錄:讓台灣電視產業綠洲重生

5月22日媒改社主辦《媒改十年,改了沒?》媒體公民會議,在新聞之外,會議的另一個議題,就是台灣影視娛樂產業的診斷與改革討論。與會者包括傳統電視娛樂產業、新媒體工作者、學界、社運界以及無數關心台灣媒體問題的前輩與年輕公民們。大家都在一片感嘆中開始:台灣的電視娛樂產業的綠洲,早就沒了。

既熱又有鬼之島嶼精神劇場 ── 評《黑狼不在家那卡西》

在台北地下音樂出沒十多年的「黑狼」黃大旺,近3年以愈為鮮明的實驗、噪音、即興、行為藝術、劇場的藝術形式被更多人認識。繼2012年出版《黑狼臥室那卡西》之後,2014年7月再度出版新作《黑狼不在家那卡西》,繼續翻攪「發光發熱」中的台灣獨立音樂場景。獨立唱片Seed Toss老闆Neuva誇言:「這張聆聽性提高了,是一張日常作為背景音樂也無違和的專輯。」

試試不擠跨年、不搶票的演唱會

到底何時開始,政治人物成為跨年演唱會的主辦者?再看看江蕙演唱會門票事件,什麼時候,台灣民眾真的如此熱愛聽現場演唱會到忘我、起爭執的地步?說到底,這兩種聽現場音樂的方式,都不那麼尋常。

來自南方的音樂革命:記《我等就來唱山歌》15週年音樂會

對《我等就來唱山歌》有記憶的人,得回到15年前台灣的音樂與社會運動氛圍。記得自己是1999年在「台灣的店」買了這張專輯,連同交工的前身樂隊「觀子音樂坑」的《過庄尋聊》一起買。而這場運動,也將台灣社運的政治目光,革命性地引回南部,帶出既新興前衛、又念舊札根的環境保護抗議運動,也是一場方興未艾的文化運動。

我們曾搭上那艘瘋人船 ── 評《我莊》的音樂與政治寓言

「今天只是我們和平抗爭的開始…直到國家變成人民的。」2013年八月的台灣,滿溢著抗爭的躁動。月初有 25 萬人,月中,2 萬人再度集結,還翻了牆。民眾貼上憤怒的印記,手舉標語散發非暴力抗爭手冊,老中青各種年齡組成齊聚現場,再加上被熱血父母帶來的孩童們。人人面孔堅毅,一個角落、一個走動時相會的照面,就是一場就地的政治肥皂箱,或會心相應的口號。大規模群眾運動,伴著樂曲及激昂演說的台子,人們望著聽著,再踩著被人潮湧入而歪陷的地下道擠回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