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的片單依然精彩,於此我只以「特別放映」單元裡原一男導演的經典、三十年前的紀錄長片《怒祭戰友魂》,作為討論與推薦的對象。《怒祭戰友魂》備受國際關注,已有的影評或討論很多也似乎充滿爭議,主要集中在紀錄片的倫理議題,以及如何看待片中主角奧崎謙三這個人物上。
作者:郭力昕
「不停地看,也要不停地問」 郭力昕談臺灣影展問題
對郭力昕來說,談論電影、攝影、紀錄片美學時,並不只有「美」,影像作為一種社會媒介,以及影像具有的政治動能,才是他的論述重點。本文是他對臺灣影展相關問題的綜合看法,從影展運作、政府到觀眾,層層揭開,一一診斷。
樂觀與悲觀的邏輯是什麼? ── 回應鄭秉泓〈「銀幕配額」在台灣可行嗎?〉
謝謝影評人鄭秉泓老師對拙文〈誰扼殺了台灣電影〉的回應文章(以下簡稱「鄭文」),也讓我有個機會,將一些沒說清楚的意見,藉此稍微再展開一下,與鄭秉泓再作些商榷。
鬧劇的背後 ── 也談「洪秀柱現象」
該如何看待洪秀柱旋風呢?當國民黨裡幾個扭怩作態的所謂「A咖」,讓泛藍選民不奈與生厭時,洪秀柱一心救黨的痛快個性,確實可愛。但是,當那幾個繼續擺譜的「A咖」,意外地將洪的參選弄假成真、讓柱柱姐坐上總統參選大轎時,這個黨和它的(深藍)支持者的行徑或心理,以及這些現象所折射出來的台灣長期積累的沉痾,也許仍需要探究。
棍棒下的民主課 ――「反服貿學運」對台灣解嚴世代的政治啟蒙
台灣的年輕世代,以集體的意志與行動,提醒了所有華人社會的「大人」們:華人的家父長思維、精神上「弒子」的傳統文化、與過度保護主義,可以休矣。青年世代集體展現的能力與能量,儘管還有需要更成熟、更深刻的反思與檢討,但若首先能充分的釋放出來,正是台灣民主或任何華人社會,得以大幅進步的希望所在。
吟遊現實,聆聽亞洲 ── 吟遊人的「流浪之歌」
邁入第十一屆的「流浪之歌音樂節」,以世界各地的說唱傳統歌謠,和現代民歌裡的唱作人(singer-songwriter)類型,策劃了今年的「吟遊人」音樂節主題。以傳統樂器說唱傳統故事這個面向,有來自希臘克里特島的希臘魯特琴與布祖基琴樂人尤葛斯(Giorgos Manolakis),芬蘭新民謠運動的代表團體之一「馬尾樂隊」(Jouhiorkesteri),西非喀麥隆的傑出女性歌手卡瑞絲(Kareyce Fotso),和台東卑南族多才多藝的部落青年歌手桑布伊(Sangpuy Katatepan)…
維護現狀、鞏固體制的電影政治――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與《非誠勿擾2》
為什麼要談馮小剛?做為中國賀歲大片第一人、與極為成功的商業導演,馮小剛的電影有什麼問題、為何值得討論?這是「藝術電影掛」的一種排斥娛樂片、或看不得別人以電影賺錢的意見嗎?
青年文化行動|以行動的文化標誌台灣的驕傲
討論和參與政治的重要意義,在於「你不去干預政治,政治就來干預你」。台灣社會在開放了言論與政治行動的自由後,我們若不積極把握這樣的政治社會條件,將台灣打造成一個更為精彩的社會,實在對不起任何華人社會未曾出現過的這個最好的歷史條件。
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三:在思辯中青春
在當今被認為是「對政治冷漠/冷感」的年輕人,又或者是「高中生只需要關心課業不用管太多」的價值觀下,北一女中新社團「青年議會」的這些學生,試圖將自身與更大的社會脈絡連結。這裡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大家透過一定的機制,進行不同意見的辯論與討論,往往辯論的過程比起最後形成的結論,更為豐富、精彩,也拓展了每個人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