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化的資訊分享,從部落格經歷社群媒體如臉書、Youtube,出版或出品「利得」對於多數社交媒體而言,仍舊建立在免費的基礎上。但這個情形,在近兩、三年快速竄起的Medium上,顯然開始改變。
分類:共評論
減稅救經濟「面具華麗 臉醜陋」
陳國樑教授曾說:「減稅救經濟……有九十九張華麗的面具……後面都是同一張醜陋的臉。」
傳播教育怎麼變?該怎麼變?
近年因傳播科技與傳播生產基本規則產生諸多變化,傳統傳播教育及傳播理論,與社會需求及產業實際狀況產生無可忽略之落差,傳播相關科系所亦因此面臨許多現實挑戰。
《超人特攻隊2》超越《超人特攻隊》?
從票房表現,以及近日來媒體上各種讚譽看來,《超特2》應該是要比《超特1》更傑出才對囉?嗯,我不贊成。
|動見|一日足球迷是如何練成的?那些顏值與運彩下的美麗和憂傷
本週日的世界盃決賽之後,足球在台灣的大眾熱潮即將褪去,再度回到小眾文化場域。只要國家繼續忽略運動文化的養成,我們就無法像1990年代後期的韓國與日本,以政策協助、逐漸掙脫美式運動的宰制,進而發展出本土的大眾足球等各種運動。
提高主流傳媒公信力 稀釋假新聞
十九篇評論拒絕假新聞、反對立委修法之後,若能參考英國例子,設法從供應面,舒緩假新聞之害,也就是設法讓我們的無線廣電機構向其看齊,成為傳媒主流,則公信力較高的新聞量就能增加。
|動見|為低薪而道歉:《奇蹟的女兒》是勞動與性別的雙重壓迫
為受壓榨的底層勞工與女性發聲的《奇蹟的女兒》,還給女工在台灣經濟發展中的應有地位,更期待有更多屬於底層的影視作品,揭穿官員與老闆的傲慢冷血,重新還給所有勞工該有的尊嚴、以及該有的薪水。
分類的人如何被分類?
當今音樂串流方便,輕鬆游移在各種數位載具上,不少人開始質疑文化區異的持續性。許多軟體推薦與各方好友交換的playlist,加上隨機播放的功能,愛樂者很容易在下一首歌曲中,毫無防備地與迥異品味展開第一次接觸、進而墜入愛河。然而,布迪亞的當代支持者可不這麼樂觀……
可惜我不是吳慷仁!
可惜我不是吳慷仁,也沒有粉絲,不然真的想po個文,高喊「I WANT MY MONEY BACK」!真的很期待有像吳慷仁這樣熱血的知名人士,能發個臉書文,號召粉絲來質疑一下,檢舉廣電內容違規的獎金為0這個荒謬的現況!
國王繼續赤裸,我們繼續遺忘? ――也談原一男經典記錄片《怒祭戰友魂》
今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的片單依然精彩,於此我只以「特別放映」單元裡原一男導演的經典、三十年前的紀錄長片《怒祭戰友魂》,作為討論與推薦的對象。《怒祭戰友魂》備受國際關注,已有的影評或討論很多也似乎充滿爭議,主要集中在紀錄片的倫理議題,以及如何看待片中主角奧崎謙三這個人物上。
行遠必自邇:公共媒體集團化的可行之路—先建立公共媒體平台
文化部提出「公共媒體法」的研修,並提出整併台灣主要三家公共媒體(公視、中央社與央廣);但在進行集團化的大型工程前,其實可以嘗試從小型且重要的合作專案-公共媒體平台-著手進行。
所謂的「只有一種電影,叫『中國電影』」
腹地窄小的香港,一度作為華語電影業的跨國生產/分銷網路之輻輳而大放異彩,立基於香港的電影人與資本養成了管理、吸納與再利用地方差異性的能力。而今成龍之見恐怕還短淺,教「東方好萊塢」曾經先進的商業腦袋,退化成宣傳機器。
|動見|還沒到《幸福路上》的台灣動畫與政治電影
《幸福路上》的出現,雖然在本土動畫中足以記上一筆,但要說《幸》是台灣動畫產業發展里程碑,就還太早。
從中信金 談到媒金不分離的典範: Edward S. Herman
歲末年終,在我看來,當代傳播政治經濟學大師Edward S. Herman教授,是絕對需要更加紀念的風雲人物。
我受夠了…與淚同行
本來不是很想花力氣寫《與神同行》,因為覺得不需要再幫它宣傳。但是前幾天看到王浩威也讚不絕口,甚至說看完這部電影動搖了他長久以來不喜歡韓國的情意結。覺得真是不可思議,那就,還是說一下好了。
最後一滴血…觀音
日前刊出的〈《血觀音》機關算盡?就是沒算這一件……〉一文獲得許多朋友的閱讀和回應,除了很感謝大家並希望能夠繼續支持《共誌》,我覺得也有義務要再補充一些資訊。但這會是我個人對《血觀音》的最後論說了。
《血觀音》機關算盡?就是沒算這一件……
楊雅喆在金馬獎舞台上拉出「沒有人是局外人」的布條,真的很帥!但是我私心覺得,如果他在編劇上也能夠認真計較這些「局外人」的角色安排,他會更帥。
嘻哈不是硬道理?!
或許槍桿子與董事會席次的掌握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