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編輯一個問題|電子書世代來臨,出版已是夕陽產業了嗎?
噢,估且這麼說吧,我從沒見過如此長久又美麗的「夕陽」。關於電子書世代來臨,出版是不是夕陽產業,這問題就跟九二共識一樣很可以各自表述──
《共誌》創設於2011年,是一個獨立的文化批評媒體,我們關注在地與國際的媒體文化議題,提供多元、深度、批判的觀點與內容,並以建立一個鼓勵青年發聲、促進本地批判性文化行動的實驗平台為目標。若需進一步詢問或合作,歡迎來信詢問:common.magazine2011@gmail.com。(更多共誌介紹)
噢,估且這麼說吧,我從沒見過如此長久又美麗的「夕陽」。關於電子書世代來臨,出版是不是夕陽產業,這問題就跟九二共識一樣很可以各自表述──
第一次讀《命運之人》,是在2013年當兵的時候。故事主角弓成亮太是《每朝新聞》政治部的王牌記者,小說的第一部寫弓成揭發美、日兩國在沖繩回歸談判時,存在著欺瞞國人的外交密約。
「主管,謝謝你長期以來的照顧,我因為個人生涯規劃的關係,決定就職到這個月底。」一封辭呈,三段謝言,我離職了。聽到這消息後,一卡車的問號排山倒海而來:「為什麼要走?」「是不是工作壓力太大?」「是不是薪水太低?」「是不是想換個環境?」我被迫也確實該要好好思考這些問題…
身為一個物件愛好者(每週至少去一輪慈善二手店)與物件共誌「專欄作家」(超過半年才寫得出一篇)的視角是不太相同的,特別是當半年才寫得出一次,這種後者的角色出現時會特別感受到這種差異感。
伴隨被樂音與節奏擠壓出的狂喜,沒有運動習慣的我竟然神力湧現,就這樣跟著現場一千多人起舞、狂跳兩個半小時。當下不覺疲憊,結束後才被淋漓的汗水與痠疼的肌肉喚回現實。「累啊……」龐大的失落感取代滿腔的熱情,瞬即融成一團爛泥,生理與心理的界限,在魚韻的演唱會充分感受到了。
2016年三月,以《駭客任務》系列聞名的華卓斯基(Wachowski)導演檔,在四年前哥哥變性成功(從Larry改名Lana),使得兩人從兄弟變姊弟後,弟弟也公開自己選擇變性為女性(從Andy改名 Lilly),兩人成為姊妹拍檔。看到新聞時,我雖然忍不住「wow」,但仔細一回想,似乎也不是無跡可循。從兩人2015年的影集誠意之作《Sense8》中,大概就可以感受出她們把對性別議題的感受融入作品之中…
國片《紅衣小女孩》趕在2015年底上映了,上映前宣傳的力道可說是近年國產恐怖片之最,開片票房也得到了相應的回饋。稍微再久之前九月底的金鐘獎,另外還有一部成績亮眼的作品:橫掃了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別四項大獎的《麻醉風暴》。
「35歲還沒有買房,算不算魯蛇?」「大學畢業卻月領22K,根本養不起自己,是不是很魯…」不知道從麼時候開始,這樣的言論如台北溼冷的冬風般刺骨,就算穿再多衣服,還是敵不過那股寒意,拼命地凍結你身體的每寸肌膚和曾經炙熱的心。
影展解密 + TIDF 10 特別專題
第一次在國家戲劇院裡跨年,因為《恨嫁家族》。意識到這件事時原本想著:「喂喂喂,你們當真要在舞台上聊天聊到倒數呀?」轉念一想,歷經三小時的緊繃、拉扯與痛苦,最後和這群演員一同倒數、一起歡笑,或許是最棒的結局,不如視為《恨嫁家族》的番外篇。無論如何,熱熱鬧鬧跨年總是溫馨,對吧!
臺劇新(拉)契(警)機(報)
宮崎駿專題
獨立媒體 生死關頭
攝影的政治服 — 鐘聖雄、劉振祥、倪祥專訪
David Bowie在主流中前進,在商業中前衛,他的演藝生涯不斷實驗、創新、超越自己,直到與癌症共處的生命終結前夕…
從Legacy Taipei、新莊體育館來到臺北小巨蛋,ONE OK ROCK並未被場地影響,不見華麗的舞台與機關,也沒有太多討好歌迷的談話,而是採直球對決,用音樂決勝負…
無論是因為人親土親所以不會放棄,或者是愛之深責之切所以犀利批判,從觀眾的角度來看,臺劇到底在哪個部分最需要改變呢?
一年前換工作,應徵一家網路行銷公司的管理職缺,帶點運氣地接任了。因此當時不只是一次換頭路的經驗而已,更是預期之外的自我挑戰。作為女兒、姊姊、學生、朋友或誰誰誰的女朋友,各種身分我都還駕輕就熟,但在工作上去管人真是頭一遭,不確定會得到多少,又失去什麼,因此格外留意自己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