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色蜘蛛網|創意和專業值多少錢?── 從一封客戶來信談起
我曾經接過一個的客戶來信,他的內容全文照錄如下:「學校有作業要拍微電影 但是我們應為深學壓力沒辦法 所以請你們幫我們拍 地點你們選 我們盡力配合 劇本也是你們寫 大約拍6分鐘 我們開價4000…」
《共誌》創設於2011年,是一個獨立的文化批評媒體,我們關注在地與國際的媒體文化議題,提供多元、深度、批判的觀點與內容,並以建立一個鼓勵青年發聲、促進本地批判性文化行動的實驗平台為目標。若需進一步詢問或合作,歡迎來信詢問:common.magazine2011@gmail.com。(更多共誌介紹)
我曾經接過一個的客戶來信,他的內容全文照錄如下:「學校有作業要拍微電影 但是我們應為深學壓力沒辦法 所以請你們幫我們拍 地點你們選 我們盡力配合 劇本也是你們寫 大約拍6分鐘 我們開價4000…」
金鐘獎五十年了,這個獎在無線三台風光階段,金光閃閃,但無人能夠否認,它是小醬缸裡的家家酒。如今,無線三台早已不能引領風騷,在天空中飛的電視頻道逼近三百,但這個屬於我國電視工作者的大典,卻在眾多新媒體、新平台的衝擊下,難掩風光不再的落寞。
以社會科學暨人文學領域為例,1973至1990年時,這五家商業出版商加總起來,出版文獻的數量約佔該領域不到10%,90年代中期,開始成長至15%,2013年時,更飆升至51%。換句話說,身處該領域的研究者若欲查找文獻,很可能兩篇裡,就有一篇名列於這五家的資料庫之中。
為了親身示範拖稿這件事,敝專欄也隔了很久才更新(結果根本沒人發現),卻發現編輯大人對此寬容以待、萬般縱容,實在是天使下凡。(拖稿後對編輯百依百順勤加讚美是很重要的補救技倆)至於為什麼自己也身為編輯卻這樣殘害同類,只能說我用心良苦(才不是)。
我有個要好的同學,一起奮戰歷經大學及研究所的青澀時期,後來他出國壯遊半年,回台後任職一家知名企業的PM,主要負責行銷事務。某天半夜接到他的電話,聽見他無奈地說:「產品力本身就爛,是要怎麼行銷?」比起抱怨,更多成分是真心交流。完成積累智識的學業和開拓眼界的行腳,我們還是得面對如此根本的問題,彷彿依然青澀,實務另有一套需要時間才能參透的哲學。
回顧宮崎駿動畫究竟是如何進入台灣,然後成為好幾代觀眾的共同記憶?了解宮崎駿在台灣的流通歷程,也等於是見證台灣影視市場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殊文化現象。
2006年之前,還是新聞局負責監管媒體的年代,民眾如果看到廣播電視台有違反廣電法規的節目內容出現,一經檢舉成案,檢舉人可獲百分之四的檢舉獎金,例如如果電視台被罰100萬元,檢舉人可獲四萬元。但這項獎金比例,在2006年NCC成立後調降為1%。
她頭上紮著一個鮮紅色蝴蝶結,撐著白色的洋傘,緩緩步向舞台中央,伴隨著旁邊的日本女孩興奮地大喊卡哇伊以及如雷地掌聲,她不疾不徐,一個俐落手勢收傘,右手一繞抱起吉他,氣氛瞬間便一轉,指尖一落下,始終凝視著她不放的我,隨著視線一起墜入她的世界無可自拔。她是椎名林檎,是我的、也是很多人的女神。
有人說,2014是國片的關卡年,我倒覺得是「卡關年」,為了商業市場,拼了命地遞出各種搞笑喜劇或歷史鉅片,可惜都無法叫好又叫座。但今年陳玉珊做到了,她用一個純愛故事,包裹著對90年代的懷念,以及當代社會的控訴,我想看完這部片不只是緬懷青春,更高興的是在一昧追求市場的洪流中,此片樹立了新的典範,用流利地鏡頭語言講述大人的青春本事。
藝人、評審、站兩邊支持的觀眾們,各自僵持。一陣疾風吹過,捲起漫天黃沙。其實大家都站在台灣已乾涸的電視大地上。那邊說:「你種的果子愈來愈小、沒營養,看看人家進口水果,個個又大又肥」;這邊氣:「你知道我們辛苦多久!?什麼都沒有,種得出來已經很好了!」(哭)
與對岸中國和近鄰韓國相較,台灣綜藝節目的製作水準已經遠遠落後一大截,而台灣綜藝節目與陸韓差距越拉越大的原因,其實大家也心知肚明:節目製作費腰斬再腰斬,政府補助獎勵杯水車薪,電視節目製作與演藝人才流失,再加上電視台量入為出,不肯投資自製節目……等等。
《莫等待》是1977年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出版,由李士英作詞、談修作曲的經典軍歌;其中「自己的國家自己救」這句歌詞,在去年318時蔚為風潮。無論是立法院外的群眾,或是在電視中出現的陳為廷與林飛帆身上,隨處可瞧得那件黑底白字,散發凜然大義的T恤。整個三月份,立法院周遭除了白袍醫生外,簡直黑成一片。
去年底在台視播畢的「徵婚啟事」,是連奕琦在電影「甜蜜殺機」後,轉戰電視的首部導演作品。故事靈感來自陳玉慧的同名小說,講的是32歲熟女登報徵婚的故事,藉隋棠在每一集中與徵婚男的約會,旁敲側擊的帶出不同世代男女的婚姻、愛情與生活觀。
第一篇因為刊登於暑假,先從學生出發,來談論一下傳播系大學生在暑假期間都需面臨的實習生活,實在是看到同業帶實習生有感
曾經是實習生的我也希望來簡單分享…
自從合作過的線上作家愈來愈多,一些朋友私底下愈來愈常問起這件事。想知道平常在書裡教我們如何用笑語化解人際糾紛,保持積極樂觀正面思考,或溫柔待人諄諄教誨、感性文藝傷春悲秋的某某名作家,是不是私底下也如此頭頂光環、腳蹬蓮花、身披鶴氅、手拿心經(這到底是什麼妖怪),總之就是慈眉善目並且智慧過人…
我雖然沒有特別喜歡蘇有朋,但也說不上討厭他,只是看到某些人不務正業跑來當導演我就是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例如周杰倫、九把刀、郭敬明、韓寒、趙薇、王力宏…等人,至於好壞良莠,我們後續再來一併討論。
八仙塵爆再度考驗台灣新聞媒體對災難新聞的處理。看到電視新聞畫面謹慎地以遠鏡頭或馬賽克處理醫院救治傷患場景,也幾乎未播出死傷者家屬悲慟崩潰畫面。
初夏的溫度,預告著輕盈的日子,打薄的短髮、打折的短褲,和晴空萬里的輕鬆心情,都讓人引頸期盼暑假的到來,而在迎接七月喧鬧的海祭之前,MayJam「五月音樂節」作為熱血夏季的第一響,在台南新化虎頭埤公園熱鬧展開。沒有強烈的對外宣傳,也沒有豪華的演出卡司,這天虎頭埤的停車格依舊停得滿滿,雖然人潮不及大城市的音樂節,但參與的每個人都自在地隨著音樂搖擺,享受屬於自己的美好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