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粉絲碰上社運:進擊的國昌迷

總是以襯衫配西裝褲亮相,搭配襯衫上三顆扣子解開,這是大家熟悉的黃國昌。從2012年反媒體壟斷與旺中走路工事件開始,黃國昌的名字躍上主流媒體,更因2014年太陽花學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以社會企業形構公共媒體的未來

2014年卓越新聞獎第一次設立「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獎項頒給了十幾年來一直關心台灣生態農業與小農經濟的馮小非女士。馮小非與朋友們在2011年創立的「上下游新聞市集」,以媒介、銷售小農有機產品平台的獲利模式,支持起一個常態性的農業與生態專業新聞網站。

共誌寫手|林君襄|本宮也還在思考

生性霸道又樂於思辨。愛貓,愛電影,他們都有深度和神祕感;厭惡豬肉和財大氣粗的人,它們有一樣的惱人氣味。從小在熙來攘往的美髮店打滾,觀察奇人軼聞已是成長的DNA,一天不死,這DNA也只好繼續作用。

關於共誌

《共誌》創設於2011年,是一本以媒體/文化批判為主的獨立評論雜誌,關懷在地公共議題及文化活動,提供深度分析社會脈動的評論及報導,希望提供讀者不同於主流的觀點。《共誌》每期於大專院校、獨立書店與藝文空間提供免費的限量紙本索閱,接下來即將在Taz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上架。

共誌寫手|林組長|銀色蜘蛛網

商機有限,喜樂無常,影視圈就像一張網,讓人掙不開也逃不脫,一如蜘蛛活在自己編織的網中,吞噬獵物,也等著被獵物吞噬。在這影視這塊大餅中,幕後人員始終扮演著苦命的角色,擺脫不了依附觀眾的命運,一如困在網中的蜘蛛,這張糾結著大銀幕愛恨情仇的網,我們稱之為-銀色蜘蛛網。

新聞游擊隊 透視韓國OhmyNews

當跑到好新聞讓記者發出「Oh」的驚嘆,加上「My News」,就成為創立於2000年2月的「OhmyNews」。以「每位市民都是記者」作為口號的OhmyNews,每日新聞80%由公民記者提供,並將每位公民記者稱為「游擊隊員」,指這群市民是一群小眾、非正統的新聞部隊,用獨特的觀點報導周遭,挑戰傳統新聞…

獨立前行17年 苦勞網另類實踐

傳統媒體面臨挑戰在21世紀已不是新鮮事。各種新型態媒體的嘗試前仆後繼,目前台灣仍具活動力的獨立媒體,如《上下游新聞市集》及《環境資訊協會》等各有建樹,而《苦勞網》自創辦起歷史最久,是已近成年的17歲。

要記者上班打卡的勞檢,這是要逼死誰?

柯P開放政府嘗試以iVoting遴選勞動局長,過程峰迴路轉後由長期投入工運的賴香伶勝出。她當選後首次接受媒體訪問公開表示,落實勞動檢查以改善勞工處境;而台灣記者超時工作與過勞的情形很多、且許多在第一線持續付出,所以勞動檢查的首波對象就是媒體業。

第八期|編輯室報告

三月台灣,太陽花運動。十月香港,雨傘革命。兩次公民抗命,在華人社會引發震盪。老邁的掌權者躲在盾牌、警棍、辣椒水之後,青年抗議者站在暴力機器、群眾力量、與歷史浪潮之前。而心思清明的記錄者,還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