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滅之刃在疫情期間創了歷史的票房記錄,或許可以從唯心的觀點去解釋:紛亂的世界、大規模爆發的疫情、停滯的經濟。此時的人們,到底是在《無限列車》尋求精神的超越,還是只是墜入了魘夢的夢境之中,也只有坐在影院中的觀眾才能判斷了。
作者:劉嘉偉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無法被定格的幸福:談紀錄片《幸福定格》
到了密集地參加婚禮、時常與人談論婚姻的年紀,看到沈可尚導演的新紀錄片《幸福定格》的消息,感覺像是千頭萬緒裡發現了可能解決疑問的線索,說什麼也要等到這部片上映,冀望在片裡找到對於婚姻與關係的解答。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以科學包裝的赤裸歧視:黃士修的蘭嶼核廢料「鋼彈說」
關於台灣能源選擇的問題,我曾經以為可以在尊重不同觀點,以事實為依據的前提下進行討論。但如今,我對黃士修等擁核人士,包裝在科學之下的歧視,只剩下憤怒與厭惡。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奇蹟下的每個活生生的人——我看奇蹟的女兒
《奇蹟的女性》描繪的是一個變動轉型的1970年代,在加工出口區的紡織女工的故事。我在那之中,看見了我母親。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人生無常,但我遇見是枝裕和
儘管所在的世代、文化與國家皆不同,我卻在是枝裕和的電影裡,看見了我的生活。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誰在第三次殺了人?
既定印象真的會高度影響我們的判斷,假設我帶著已知的結局,再進電影院一次,我想,我對於殺人犯的判斷可能完全不同。這就是人類經驗的有趣之處。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我們總拿最漫長的時間去等待瞬間
張懸回來了。久別重逢,回到舞台的安溥,帶著她的新嘗試《煉雲》,要繼續訴說她未完的故事。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抗議《勞基法》修惡遊行側記 直播與社會運動的分進合擊
在傳播科技的推波助瀾下,未來的「邊緣」議題,將可以更輕易突破主流媒體的議題框架,讓民眾能接觸更多第一手的資訊,進而能更趨近真實。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七年級生的文學起點--談余光中與藤井樹
這幾天我不斷在回想,自己的文學啟蒙從何開始?對於我個人而言,並不是國、高中國文課本裡佔有一席之地的余光中,而是被列為「課外讀物」的藤井樹小說。
|影評LOL!|我看《血觀音》-迷失在批判與愛的辯證
一部電影令我最擔心的,是太貪心地要說太多事,以至於壞了整個敘事。對我而言,《血觀音》是一部關於愛的辯證的習題,若只是聚焦於此,不貪心,我想會讓整部影片更刻進人心。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從《大佛普拉斯》談階級的情慾與性別視野
走出戲院,我就在想, 對於以撿破爛維生的肚財, 以及晚上當警衛的菜埔來說,求三餐溫飽都有困難了,更何況是情慾的滿足?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當歷史被票房重構―我看《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在好萊塢敘事公式的影響下,是否贏了票房,卻失去了更深刻探究歷史的機緣?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悼Chester
聯合公園陪我走過暴動的青春,在充滿著汗臭味,每天被逼著讀書,每天談戀愛逃避一切的高中生活。
臺劇復興 等待年輕力量的綻放 專訪《荼蘼》男主角顏毓麟
「植劇場」新戲《荼蘼》,取自「荼蘼花」,是春天最後一種盛開的花、是歸於平淡前的最後一點繁華。男主角,顏毓麟,作爲「植劇場」24位新秀中,第一位擔綱男主角的演員,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大男生?經歷了什麼樣的考驗與磨練?在《荼蘼》中與女神楊丞琳搭檔,是緊張或是興奮呢?
新聞遊戲 臺灣新聞實務的大膽實驗
2015年6月底的八仙樂園塵爆意外,爆出臺灣急診醫療體系的困境。而新媒體生力軍《報導者》,在事件發生後的半週年,推出名為《急診人生》的新聞遊戲,試圖讓「遊戲」作為傳遞新聞資訊的媒介,當然,也導引著慣於遺忘的臺灣社會,再次面向那些懸而未解的醫療問題。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命運無可隨人 唯能使命向前 ── 我讀山崎豐子《命運之人》
第一次讀《命運之人》,是在2013年當兵的時候。故事主角弓成亮太是《每朝新聞》政治部的王牌記者,小說的第一部寫弓成揭發美、日兩國在沖繩回歸談判時,存在著欺瞞國人的外交密約。
共誌寫手|劉嘉偉|最好與最壞的時代
喜歡散文,喜歡散步,對任何小事都充滿好奇心,曾待過英文報紙,誤闖金融業,目前隱身在國際環保組織的媒體從業人員。
胡慕情:「當人們把一部分的生命交給了你,你得用同樣的重量去對待他」
9月8日,二十四節氣中走到「白露」,島上迎來今年第一道鋒面,夜晚漸涼,清晨的草木上有了露水的痕跡。獨立記者胡慕情才自日本返臺,此行她是去採訪川內核電廠重啟的專題。自從完成《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之後,胡慕情仍持續往返農村與城市,執筆的手,一刻也沒停下來。她說:「這十五萬字是為了召喚行動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