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的善惡 閱聽人會辨識
虎的暴力和小夫的尖酸無疑是存在的,但對青少年的影響卻不能單單抽出脈絡來理解,特別是這兩種行為在整個故事結構中作為負功能或是製造問題,而平衡故事完整性的正功能項目或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哆啦a夢對大雄無條件的愛…
《共誌》創設於2011年,是一個獨立的文化批評媒體,我們關注在地與國際的媒體文化議題,提供多元、深度、批判的觀點與內容,並以建立一個鼓勵青年發聲、促進本地批判性文化行動的實驗平台為目標。若需進一步詢問或合作,歡迎來信詢問:common.magazine2011@gmail.com。(更多共誌介紹)
虎的暴力和小夫的尖酸無疑是存在的,但對青少年的影響卻不能單單抽出脈絡來理解,特別是這兩種行為在整個故事結構中作為負功能或是製造問題,而平衡故事完整性的正功能項目或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哆啦a夢對大雄無條件的愛…
近日,臉書刮起一陣匿名粉絲頁之風。這些告白台大、表特台大…等粉絲頁以大專校名或對象為名,連結匿名系統,使用者只要註冊即獲得專屬信箱,透過管理員發表匿名內容。自五月告白系列興起後,烽火一路漫延至表特、靠北、黑特、西斯及約砲,延燒眾人的臉書動態牆。
對《我等就來唱山歌》有記憶的人,得回到15年前台灣的音樂與社會運動氛圍。記得自己是1999年在「台灣的店」買了這張專輯,連同交工的前身樂隊「觀子音樂坑」的《過庄尋聊》一起買。而這場運動,也將台灣社運的政治目光,革命性地引回南部,帶出既新興前衛、又念舊札根的環境保護抗議運動,也是一場方興未艾的文化運動。
在台灣,有效發行全國的綜合報紙,主要有四家,有人以所謂的「統派」與「獨派」報紙相稱。不過,以統獨分類報紙,多少有些誤導。各國、各地也都有各自的獨特性,惟若要讓傳媒擁有完整的自由,傳媒的運作不至於有動輒得咎之虞,與此同時,傳媒也可以擁有充分的資源,善事發揮告知、監督、娛樂與教育的功能,那麼,欠缺政治公權力的有效介入,亦無可能。
「中國因素」在當前國際關係儼然是各國無法忽視的議題。回顧國際體系發展,後冷戰世界局勢可歸結成從「雙極」、「單極」走向「多極」。加上國際人權與人道法規的建立,時至今日的國際政治似乎注定伴隨混亂與矛盾。
「真實的中國究竟是什麼樣子?身為台灣人的我,又該站在什麼位置?抱以什麼樣的關懷呢?」這是這一年來,一直盤旋在我心中的疑問。
委內瑞拉創世界奇蹟,富人上街,以暴力反對得到窮人支持的民選政府,造成42人死亡,但該國及海外新聞都避而不談。5月20日,繼眾議院之後,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以13對2,通過草案,要求白宮『制裁』委內瑞拉。白宮目前兩難,因此舉可能有反效果,並且,亦將遭惹南美國家反彈。
2013年12月中旬,同人誌販售會組織舉辦的Comic World in Taiwan(簡稱CWT)活動吸引大批動漫迷,在舉辦場地台大體育館場外充斥著玩家,展演角色妝貌與他人交流、提供喜愛作品的動漫迷攝影。隔年二月更盛大的寒假場CWT36,上萬動漫迷與他們的紅包都蓄勢待發,準備加入這場戰役。
「今天只是我們和平抗爭的開始…直到國家變成人民的。」2013年八月的台灣,滿溢著抗爭的躁動。月初有 25 萬人,月中,2 萬人再度集結,還翻了牆。民眾貼上憤怒的印記,手舉標語散發非暴力抗爭手冊,老中青各種年齡組成齊聚現場,再加上被熱血父母帶來的孩童們。人人面孔堅毅,一個角落、一個走動時相會的照面,就是一場就地的政治肥皂箱,或會心相應的口號。大規模群眾運動,伴著樂曲及激昂演說的台子,人們望著聽著,再踩著被人潮湧入而歪陷的地下道擠回歸途。
香港導演王家衛最新執導的電影,《一代宗師》大約一年前上映之後,在中國大陸已經創造了超過3億人民幣的票房,雖然還比不上近年中國賣座電影的動輒上看10億,卻是王家衛在市場回收上最高的一部作品。
1994年1月18日,天寒地凍。來自台大、世新、文化、東吳、北醫、淡江、輔仁…等校大學生,怒氣沖沖,衝到墨西哥駐台商務辦事處及美國在台協會,〈向美墨抗議〉…
攝影要能回應真實,反應政治議題,首先要能增加讀者的認識與思考,而不只是看到。好比最近流行的紀錄片《看見台灣》,讓人看到了結果,卻無法理解原因。而紀實攝影一定程度是《看見台灣》式的,它的話語能力有限,雖然未必不行。然而要說見證事件就能產生對事件的理解,我很懷疑…
「不了解攝影的人,未來將成為文盲」,匈牙利藝術家納吉在距今一個世紀前做出如此斷言。攝影是否將佔據如文字般的重要地位未可知,但確實作為被噤聲的文盲者、底層者、被侮辱者的另類發聲管道,具體存在且實踐著。
臉書是目前社會運動動員的重要平台,分享圖片更是吸引「按讚」與「參加」的王道。2012年開始的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與2013年的公民1985行動聯盟白衫軍,都在FB上深獲支持,經典圖片當然造成瘋狂分享。他們在運動期間的人氣最高10張圖片,在《共誌》解密
NBA的2013-2014球季季後賽正如火如荼進行,第一輪八個對戰組合有五個打到第七戰。球隊戰況熱烈,管理階層竟也在這時摻一腳,鬧出大新聞…
競相比爛(race to the bottom)是反全球化運動者愛用的概念,用來批評一國/一地政府為了招商引資,減免企業應負的社會責任,包括環保規範、就業安全、特定部門的發展任務,以及稅。而作者將用此概念淺論台灣自經區的稅賦誘因,詳細如內文。
在學生運動抗議現場中,有時可見一名衣著樸素的同學,在成排警察面前比「YA」手勢拍照,形成一張張幽默諷刺的影像,引起 FB 網友興趣,甚至有人為他成立粉絲專頁。這位「比 YA 哥」是就讀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三年級的李嶽,也是清大異議性社團基進筆記成員之一。
為了爭取被政府漠視的生存權,2012年當地文史社團發起攝影比賽,攝件主題就是環境公害。公害作為沉重的歷史共業,無法由任何一個人負責承擔,所有享受或不排斥經濟發展成果的台灣人,通過消費、通過領取工資、使用公共建設,或只是單純地活著,就被迫間接支持糟踏土地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