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酥換宿中@yokohama|浦島太郎、妄想係長、善妒哥、深情男都能演!多變的桐谷健太

不論是大熱名曲《海之聲》的演唱者、《流星之絆》中神經質的「妄想係長」、《亞伯與該隱》裡善妒又中二的哥哥,還是在電影《當他們認真編織時》中深情守候跨性別者的深情男子……,日本演藝界「最強綠葉」桐谷健太總是帶給人們驚喜!

|Mind the Gap|不太文青的,THE BIG ISSUE UK

台灣的The Big Issue《大誌》形象和印象中的台北大學生一樣,潮得文青,而且潮得有愛心。而在英國,The Big Issue的編排方式類似於新聞報刊,主刊的內容也多半以時事為主,販售員賣的是他們能懂、能和其他讀者討論的雜誌,讓英國的The Big Issue比起台灣《大誌》少了一些文青味。

共誌寫手|欸咪|Mind the Gap

1992年的天蠍座o型,說標準美腔但對農民曆深信不疑的搖滾樂迷,即使字很難看,仍對書寫保有很大的憧憬和熱愛。第一次離家萬里到倫敦,還在適應這座城市的禮貌與幽默,希望她也能快點習慣我的。

|土裡吐氣|土耳其指甲花初體驗

第一次知道指甲花是高中時在英文雜誌裡看到的,沒想到現在我的雙手上都畫著指甲花,手上的指甲花是孟加拉女孩G幫我畫的,整個過程可以說又新奇又開心,畢竟是人生第一次畫指甲花,就像新聞裡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不可思議。

共誌寫手|土姑娘|土裡吐氣

大學念傳科,選系時的唯一目的是,有名正言順的理由出遠門、上山下海跑新聞。
沒想到新聞找著找著,布告欄盯著盯著,抓住了一個畢業後能往土耳其的公告。
土耳其進行式,第三年。

|電視輓歌說故事|崔小萍‧顧正秋‧李荊蓀‧還原台灣公共廣電制度本來應有的文化資產

本文以中國廣播公司做為連結,從三本書(三個人)談起台灣公共廣播電視制度。如果當時民主當道,崔小萍、顧正秋、李荊蓀等人都應該是台灣公共廣電制度可以發揚的文化表徵與資產。希望透過歷史檢視,肯定我們作為亞太華人民主國,本來就有的文化潛能,以致過去雖已逝,但是相信來者還可追。

|街角的書報攤|「好新聞學」的想像 《新聞急先鋒》

《新聞急先鋒(The Newsroom)》由撰寫過《社群網戰》、《白宮風雲》的金獎編劇艾倫‧索金(Aaron Sorkin)操刀並身兼製作人,描述一家虛構的商業電視台「亞特蘭提斯有線電視台」(Atlantis Cable News,簡稱:ACN)的幕後團隊製作《晚間新聞(News Night)》的故事。劇中提出了諸多理想的新聞學理念,也暴露出美國主流商業電視台的問題。

| 心領神會| 「神仙、老虎、狗?」地位比記者還難解的媒體小編

關於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聲望與地位,曾經聽過記者這行像是「神仙老虎狗」的說法:穿梭在各種採訪場合間,有吃有拿似神仙;握有傳播權力,寫報導容易造成影響,在受訪者面前像是老虎;動不動就受到外界批評,時常被罵得像條狗。這樣一直上上下下地獄天堂的景況,對社群小編而言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怎麼說呢?若記者常被外界認為很廢,小編更是連記者都會覺得廢……

男同志網路插畫家的「惡」趣與發「畫」

近年來男同志插畫家所成立的Facebook粉絲專頁,成為同志社群追蹤按讚的對象,他們描繪的男同志生活故事,總能讓男同志們會心一笑。但這些插畫不僅是娛樂消遣,也企圖提供反思的空間,因而形成一種「惡」趣。所謂的「惡」意義近似於「kuso」或是「satire」,指的是在這些插畫既有趣味之中,也存在著反思反諷。

|鳳梨酥換宿中@yokohama| Sexy所長齋藤工的百變風格 你最喜歡哪一面?

他可以是破廉恥的Sexy所長、可以是背德卻惹人心疼的北野老師、可以是惶惶然的演員齋藤工,也可以是充滿想法的電影導演,當然,偶而他也可以「接接案」成為製作CD封面的攝影師,這麼多的面向都是他,卻也面面都精彩,哪怕這些面貌並不符合你的想像——但這才是演藝事業之所以迷人之處對吧?

看電視學英文也可以很好玩 陪著孩子看Alphablocks

Alphablocks自2010年開播第一季以來已經累積播出四季,主角就是26個字母方塊在Alphaland上的探險。每個字母的造型語性格都精心設計,而且顯然與發音有關。例如F是紫色的太空人造型,常會飛來飛去地像火箭升空般發出f-f-f(類似賦)的音。K是隨身帶著一顆足球,不斷地一邊踢球一邊發出k-k-k(類似克)的音。Q則像皇后一樣,但她無法單獨發音,因此她常要追著U才能發出k-u-o(類似闊)的音……

|街角的書報攤|聽著雨聲告別:紀念已逝的青春

《聽著雨聲告別》在台灣僅僅是名不見經傳的本土推理小說,儘管它在行文、布局與情節安排等各方面都有一定水準,情感的描繪也扣人心弦,但在翻譯推理主導的出版市場,本土作品甚少受到行銷。然而,這不代表台灣就沒有優秀的作品,以台灣的在地生活為根基創作出以台灣人為主體的推理小說,說出屬於自己故事,是本土作品最有價值之處。

|銀色蜘蛛網|我又換工作了之臺灣電影行銷有感

我揮一揮衣袖離開了廣告公司,在朋友的引薦下投入了電影公關,專職電影活動與行銷。這個工作最興奮的部分是比一般人更早得知即將上檔的電影,幫新片定錨找亮點,很接近我的個人志趣。接下來,我將會為大家揭開電影產業的秘辛、八卦、血汗、辛酸…在我不會「被消失」的前提下,盡 力 爆 料。

|鳳梨酥換宿中@yokohama|「圓潤」型女主播水卜麻美 蟬聯四年人氣王的魅力何在?

你對新聞主播的想像是什麼呢?是口條清晰、反應敏銳?還是面容秀麗、身材佼好?有著圓圓的臉龐、大口吃完食物之後滿足又幸福的神情、大胃王的稱號的日本電視台女主播水卜麻美,在日本娛樂情報網站ORICON STYLE,每年「女子播報員好感度」的例行民意調查中奪下4連霸!與新聞主播想像背道而馳的水卜麻美的魅力何在呢?

除了歷史,還有美學素養—也談納粹扮裝事件

近年台灣社會中充斥各種扮裝活動,而這些活動,通常也就只是扮裝、娛樂一下。新竹光復中學學生扮裝納粹軍團引起軒然大波,除了歷史、正義與人權概念的認知不足,也反應台灣社會美學涵養不足的問題。這起事件背後有太多問題需要檢討,誰都可以指責他們,就是政府不該。教育難道不是政府的事情?讓他們擴大影響力的最好辦法,就是要求(那只會要求別人的)政府,趕緊在教育和文化、傳播政策上做出改善。否則,納粹扮裝事件,絕對不會是第一件。